
话剧《立场》演出现场
□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近日,华东政法大学青春版原创话剧《立场》在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连演三场,这是该剧升级更名后在上海首演。
《立场》将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开拓者雷经天的故事搬上话剧舞台,以雷经天审断“黄克功案”的经历为主线,通过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课堂中现代的眼光回溯历史,展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法治建设的历史,展示以“人民为中心”的革命法治传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老百姓订立一个新的契约、一个人人平等的契约故事。
“今天我观看完演出,再次热泪盈眶。希望《立场》所表达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法治初心能够走进你们的心里,能够让大家感受到中国法治建设的厚重力量。”华政党委书记郭为禄教授在首演结束后跟在座观众分享自己的观后感受。
作为上海高校法治文化育人联盟年度活动,18家联盟成员高校师生代表与华政2024级新生,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和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高级中学的200余名师生,以及闵行区和青浦区的中小学师生代表一同观看演出,大中小学学生共上一堂法治教育课,重温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建设中始终坚持的人民立场,共同聆听党史中的法治故事,汲取蕴藏在历史中的政治营养、法治思想和红色文化。
本次活动是上海高校法治文化育人联盟推进大中小学法治文化教育一体化的举措之一。今年暑期,联盟还完成了“红色法治记忆拼图”社会实践活动,成员追随先烈足迹,深入革命老区,感受法治文化熏陶,开展集体备课,共上一堂法治文化好课。
据悉,青春版原创话剧《立场》也是华政积极探索法治人才培养的创新方式,演职人员全部由在校学生担任。话剧通过“讲台—舞台—讲台”方式呈现党在延安时期的法治实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土地里长出来的法”。华政积极推进课程教学和话剧展演,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通的路径,将党史教育、校史教育、法治教育和新生入学教育融合。课程中,学生参观校史馆和雷经天专题展,到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等地实践调研,围读剧本、观摩演出和实训排演,深刻体会剧中人物的情感发展,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法治初心和不平凡的法治建设历程。
曾经赴清华北大校园参演、本次扮演雷经天的华政学生杜永强说:“在实际排演中,我体会到了每一个法律人所肩负的责任。我会永远铭记今天的誓言‘笃行致知,明德崇法,守护社会正义,肩负时代使命,为国家昌盛,人类进步,奋斗终身,至死不渝’。”
四年来,该剧在校内外进行了23场演出,展现了华政的法治教育创新形式,体现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成效,吸引数千华政学子参与。
2023年国家宪法宣传周期间,该剧走进清华、北大校园连演三场,反响热烈。2021年,该剧受邀参加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邀请展暨南山戏剧节开幕演出,获评优秀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