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通讯员 朱芳婷
本报讯 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出五周年之际,一场关于“人民城市”的宣讲日前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青年群体、市民朋友与大中小学生,齐聚一堂、破圈交流、零距离互动,共上一堂别样的大中小思政课。本次主题教育活动,华东政法大学团委特别邀请来自长宁、杨浦的社区以及学校的一线工作者,现场讲述来自于他们切身体会的人民城市建设生动案例。
“我只想有个家,再小也不怕。”这句话让金牌调解员李阳阳又心酸又难忘。为了解决好独居老奶奶的住宿问题,她用一次次的努力换来了一家人的握手言和,让老奶奶安享晚年。“我想,个体的幸福就是人民城市的缩影。这也激励着我在基层工作中不忽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李阳阳真切地说道。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教师邵军发挥专业力量,凝聚教师群体,参与筹建了一支有着深厚专业背景的义务法律咨询团队,为需要的市民群众排忧解难。她表示:“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法律、尊重法律、运用法律,让法律成为市民解决矛盾、维护权益的有力武器,相信我们的城市一定会更美好。”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施卓君在暑假里成为“苏河明珠”志愿宣讲成员,让他对人民城市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对‘人民城市’进行刻画,以生动的案例、精彩的故事向青年学生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的人民性,同时也是我校在探索大中小思政一体化道路上的又一全新尝试。”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虞潇浩表示。
本次主题教育活动上,华东政法大学团委还联合学校档案馆发布了《“古奥新韵”旧址寻迹课》《“景承艺韵”社团思政课》《“青听苏河”行走的团课》三节接受预约、对外开放的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