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章炜
2024年2月,单身白领齐女士看到一家婚恋服务平台的推荐广告之后很心动,与该平台签订了为期一年的VIP合同,约定由她支付8万元,接受五次约会服务。但五次约会之后,齐女士都对平台推荐的男士不满意,要求平台全额退款,但遭到拒绝,双方甚至发生肢体冲突而拨打了110。近日,南京西路市场所、派出所、司法所以及福民法律服务中心,通过“四所联动”模式,调解了这起因婚介服务合同引发的消费纠纷。
5个约会对象均不符合她的择偶标准
齐女士为外企白领,收入较高,她认为日常生活中较难寻觅到合适的婚恋对象,所以计划通过婚恋服务平台为自己进行“高端定制婚介服务”的方式来寻找合适的另一半。
2024年2月,齐女士与平台客服人员交流后,决定与该婚恋服务平台签订为期一年的《VIP婚恋服务合同》,约定由齐女士支付8万元,接受五次约会服务。
然而,五次约会后,齐女士认为,婚恋服务平台为其推荐的五位男士均不符合她的择偶条件,要求平台全额退款。该诉求遭到了平台的拒绝。齐女士声称要曝光该平台,平台也表示将起诉齐女士。
调解会上,齐女士认为,婚恋平台在男士收入、身高、生活习惯等问题上审核把关不严,导致推荐的男士有收入过低、身高不足、抽烟喝酒等自己明确提出在择偶过程中不能接受的问题。例如,齐女士提出,男士的月收入不得低于4万元,但她经过了解,平台推荐约会的五名男士中,有三人的月收入均达不到该金额;而其他两名男士中,一名因身高不足180厘米、一名因存在抽烟喝酒等生活习惯问题遭到齐女士否决。齐女士认为,平台存在合同欺诈,应当全额退款。
平台:身高已达179厘米,差距微小
婚恋平台的代理人则认为,推荐的男士虽然月收入不能达到齐女士预期,但符合齐女士在报名表上填写的“月收入不低于2万元”的最低收入标准,况且一名男士的身高已经有179厘米,差距微小;另一名男士的生活习惯难以精准审核,故而并不存在过错。鉴于齐女士多次约会未能成功,只同意退还50%,即4万元的合同款。
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后,首先告知齐女士和婚恋平台,消费纠纷可以通过合法合理渠道调解或者诉讼,采取前往对方公司吵闹、打砸,影响正常经营的行为不可取,劝诫双方立即停止不理智行为,通过此平台化解纠纷。
司法所工作人员帮助双方厘清了法律关系,希望齐女士可以考虑到合同纠纷中“服务履行瑕疵”和“总体服务内容”之间的区别,尽量作出一定程度的退让。
市场所工作人员对于婚恋平台是否涉及虚假宣传的问题进行了审核,并告知齐女士,婚恋服务平台确实依据总合同的约定履行了婚介服务,而对于约会男士的具体要求,只是齐女士自行在微信聊天记录中对平台客服人员提出的,故而尚不能认定婚恋服务平台存在合同欺诈。鉴于婚恋服务平台没有将详细约定作为合同附件,存在疏忽,建议平台拿出一定的态度,尽量提高部分退款数额。
律师也向双方陈述了自己多年来代理过的类似消费纠纷案件。律师告知齐女士,由于合同附件“报名表”中其对于最低收入标准的认可,以及抽烟喝酒的频次等日常行为难以完全审核等原因,全额退款的诉求即使通过诉讼也未必能够全部获得支持,建议其略微降低退款数额,争取通过调解平台早日获得退款。
双方权衡利弊,最终达成和解
一开始,齐女士认为,报名表中的“月收入不低于2万元”只是可勾选的选项,而非自己真正提出的具体要求。自己在聊天记录中的具体要求明确是“月收入不低于4万元”,但平台根本没有按照自己的实际要求进行筛选,甚至还对齐女士谎称男士的情况“完全符合要求”,导致自己浪费了时间与并不匹配的男士进行约会。
平台代理人也对此进行了辩解。平台提供了几名男士的报名表,称这几名男士在一年前向平台申报月收入时是超过4万元的,但有可能近期发生了月收入调整,未向平台申报,这才导致了未能符合齐女士预期,但这些问题并不是平台的工作失误。
律师告知齐女士,因为平台已经履行了合同约定,月收入等瑕疵问题尚不能成为全额退款的证据。建议齐女士本着商议原则,尽量降低退款金额。另一方面,律师也与平台代理人商议,希望平台以尊重客户为首要原则,严格合同的签订手续,避免因类似问题诉至法院。在律师的法律分析和经验指导下,双方最终同意由婚恋服务公司当场退款6.5万元给齐女士,作为该纠纷的解决方案。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书》,当天履行了退款。
调解心得
高端定制婚介服务越来越受到高收入群体的青睐。然而,婚恋介绍服务存在许多难以界定的服务难点,存在瑕疵的情况也比较常见。调解此类纠纷需要对合同条款的熟悉、对当事人心理的疏导和对利弊得失的精准分析,“四所联动”合力调处,是将消费纠纷化解在诉讼前、同时避免转化为治安案件的良好方式。
2024年以来,南京西路司法所、南京西路市场所、南京西路派出所及辖区律师事务所共同推动“四所联动”工作模式,通过“消费纠纷调解工作室”,化解了多起因消费问题引起的复杂矛盾纠纷,成为了矛盾纠纷诉前化解的良好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