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陈颖婷
停放路边的汽车被划伤,车主报警后,发现始作俑者是个“熟人”。近日,浦东公安分局万祥派出所在处置一起划车的警情时,发现这一事件背后另有隐情:划车者与车主之间有着劳务纠纷问题。而警方没有对划车者简单地“一罚了之”,而是通过三所联动机制,从根源上化解双方的矛盾纠纷。
女子划车引发纠纷,警方介入
2024年10月15日13时40分,浦东公安分局万祥派出所接到一起划车警情。报案人陈先生称,自己停放在祥安路上的轿车无端被划伤,划痕清晰可见,车身多处受损。接警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展开调查。
通过调阅公共视频,民警很快锁定了一名可疑女子,该女子身穿深色连衣裙,手中拎着一个手提包,在陈先生的轿车旁徘徊了一阵后,用手中的钥匙或其他尖锐物品在轿车上划出了几道深深的痕迹。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名女子竟是陈先生公司的员工严女士。原来,严女士与陈先生的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约定在过年期间继续为公司开展业务。然而,由于春节期间的个人原因,严女士无法按约定留在上海继续工作,公司便认为她违反了合作协议,要求她赔偿上万元。双方多次协商未果,严女士对此感到愤怒与不公,于是采取了划车的过激行为。
案件办理队队长张齐汇在了解纠纷的过程中,敏锐地注意到严女士的情绪异常低落,时而低头沉默,时而泪流满面。在与严女士的交谈中,张齐汇发现她言语间透露出对生活失去信心、想要轻生的念头。他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耐心地安抚严女士的情绪,并告诉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张齐汇一边耐心地劝解严女士,一边联系驻所律师,为严女士提供法律援助。经过长达五个小时的耐心劝解,严女士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她表示愿意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这起纠纷。
然而,这起事件并未就此平息。张齐汇深感严女士的处境艰难,同时也意识到这起纠纷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劳务问题。为了彻底解决纠纷,他建议派出所启动“三所联动”机制,即派出所、人民调解员和律师共同参与调解,商讨解决方案。
多部门共商共议,劳务纠纷终获解决
在“三所联动”机制的推动下,派出所会同人民调解员、律师以及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调解。然而,调解过程并不顺利。陈先生态度极其强硬,坚称严女士违约在先,自己已经委托律师全权负责,马上就要劳动仲裁了。
面对陈先生的强硬态度,张齐汇并没有放弃。他多次与陈先生沟通,耐心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和调解的重要性。派出所又联系了镇劳动监察部门。劳动监察部门了解后表示,类似的事情在该公司不是个例,他们还收到了其他三名女员工的举报。这家公司与严女士等四人签订的是合作协议,并非劳务关系,但实际工作中却对到岗时间及业务内容有着诸多严格规定,明显已经构成了劳务关系,却又不承担缴纳社保、给予最低工资等劳务保障义务,显然不合理。这一发现让调解工作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考虑到该经济纠纷实际牵扯了数人,派出所多次会同镇劳动监察、社保中心、司法所、律所等多个部门进行共商共议,重点就协议内容、业务范围、公司性质等进行研究。
10月22日中午,万祥派出所启动“三所联动”机制,会同多方再次开展调解。副所长陶良专门针对老板陈先生进行释法说理,其他各方也从员工偿还能力、法律法规、社会影响等多个专业角度不断摆事实、讲道理。在法与理面前,陈先生及其委托律师的强硬态度开始软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虽不违法,但继续下去极有可能影响公司声誉。
最终,严女士等四人分别与陈先生签订了调解协议书,原定于10月29日的劳动仲裁也就此取消。至此,这起历时多日、牵扯多人的经济纠纷得到了妥善化解。
【案件点评】
此次劳务纠纷的成功化解,不仅得益于浦东公安分局万祥派出所的及时介入和有效调解,更离不开“三所联动”机制的有力支撑。在面对复杂的劳务纠纷时,警方没有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深入调查、全面分析,找出了纠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在调解过程中,警方充分发挥了“三所联动”机制的优势,将派出所、调解员和律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为双方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和调解服务。通过多次沟通和协商,双方当事人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怨气和不满,开始理性地面对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此外,警方还积极联系劳动监察等部门,对涉事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了查处和纠正。这不仅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