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朱非
近日,司法部发布“2024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拟立项课题公示”,拟立项课题120项,其中重点课题21项,一般课题34项,青年课题37项,专项任务课题28项。本市5所高校共10项课题获立项。
中国政法大学4个重点课题获立项
21项重点课题分属16所高校。其中,中国政法大学以四项重点课题领跑,分别为“《律师法》修改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李本森)、“人工智能时代网络空间安全风险识别与法律应对”(张凌寒)、“罪错一体视角下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治理研究”(王贞会)、“数据产权政策下数据权益法律保护模式研究”(席志国)。
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两所高校各获两项重点课题立项,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传统法律文化根脉”(柴荣)、“健全反‘长臂管辖’的刑法规则体系”(蒋娜),以及武汉大学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治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冯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温世扬)。
其余13所高校各一项重点课题获立项。其中,本市两所高校榜上有名,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研究”(范进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的“实践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问题研究”(王健)。此外入围的11个重点课题为“个人数据权益的保护与行使机制研究”(清华大学程啸)、“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中的合宪性审查问题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锴)、“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背景下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刘权)、“民商事调解统一立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汤维建)、“同新业态相适应的增值税制度革新研究”(北京大学叶姗)、“我国轻罪刑行协同治理问题研究”(湘潭大学赖早兴)、“关于海洋政策法律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周江)、“法律适用统一的民事程序体系研究”(中央财经大学林剑锋)、“重点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殷继国)、“国际投资条约的缔约国解释研究”(山东大学黄世席)、“‘双碳’目标下的碳排放行为规制研究”(深圳大学陈贻健)。
华东政法大学6项课题获立项
本市五所高校10项课题获立项,其中六项花落华东政法大学。除前述两项重点课题外,还包括一项一般课题、三项青年课题以及四项专项任务课题。其中一般课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商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同济大学罗恬漩)。
青年课题为华东政法大学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跨区域衔接的理论与机制研究”(周海源)和“关于国际知识产权问题研究”(蒋启蒙),上海政法学院的“人工智能侵权责任立法研究”(徐伟)。专项任务课题则均来自华东政法大学,分别为“跨境数据流动规制的安全边界研究”(吴尚轩)、“《企业破产法》修订背景下重整融资优先权的体系建构研究”(程威)、“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朱晋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问题研究”(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