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号湾知法空间

律师在零号湾知法空间为企业员工上法治课
□ 首席记者 陈颖婷
随着上海市政府《关于加快“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于今年7月正式实施,至2035年将“大零号湾”全面建成世界级“科创湾区”的宏伟蓝图已徐徐展开。然而,在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热土上,如何为众多科创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撑起一把坚实的法治保护伞,成为营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近日,记者跟随上海司法行政“媒体大V基层行”来到位于闵行区的大零号湾,深入探访了本市首个科创法律顾问团。宪法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源头,在宪法精神的引领下,法律顾问团不仅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更为创新创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法治护航 从“心里没底”到5000万大单
“大零号湾”作为上海科技创新的试验田,汇聚了无数怀揣梦想的初创企业。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法律环境,这些企业往往因缺乏经验和资源而陷入困境。如何为这些企业解决法律难题,成为摆在法治建设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我们团队就像一个法治防火墙,时刻守护着这些企业的合法权益。”科创法律顾问团团长王世喜律师如是说。自2016年成立以来,这个由司法局从20家律所中招募的律师团队,已经为“大零号湾”的科创企业提供了无数次法律咨询和援助。
在众多成功案例中,零号湾一家医疗设备公司与深圳投资公司的合作故事尤为引人注目。2023年初春,这家医疗设备公司正站在发展的关键节点上,他们计划与深圳一家知名投资公司合作,共同推进一项前沿医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涉及金额高达5000万元。然而,面对如此庞大的合作金额和复杂的合同条款,企业负责人周先生却忧心忡忡。
“我们在这项技术上倾注了太多心血,一旦合作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可能让我们的努力付诸东流。”周先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了解到了科创法律顾问团的存在,并立即决定向他们求助。
王律师在接到求助后,迅速组织团队对合作协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审查。他们发现,原合同中的确存在多处模糊和潜在的法律风险点,尤其是关于技术成果归属和违约责任的部分,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周先生,这份合同中的技术成果归属条款表述不够明确,这可能会给你们在合作中带来很大的被动。”王世喜律师在一次面对面的咨询中,直接向周先生指出了合同中的问题,“我建议你们明确技术成果归企业所有,并补充相应的违约赔偿条款,以确保你们的权益。”
在王律师的指导下,周先生和他的团队对合同进行了多轮修改和完善。每一次修改,王律师和他的团队都会仔细审阅,并提出专业的建议。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签订了一份公平、合理且充满法律保障的合作协议。
签约当天,周先生难掩激动之情:“这不仅是5000万元的项目,更是对我们未来研发的保护。感谢法律顾问团的专业支持,让我们在合作中更有底气!”
初创企业 从200万索赔到法律翻盘
“零号湾”作为全球创新产业集聚区,截至2023年,“零号湾”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0家,估值亿元以上企业70家以上,上市企业超过10家,其中不乏初创企业。而这些企业由于缺乏法律相关知识,容易陷入各种纠纷中。
2022年,一家刚刚入驻零号湾的初创企业因为设备采购安装发生意外,导致安装工受伤,对方提出了200万元的巨额索赔。“我们是做智能硬件的,从来没想过会遇到这样的事。”企业负责人黄先生回忆,当时公司刚起步,账面资金不到500万元,索赔要求无疑是一场“灾难”。
黄先生抱着最后的希望找到法律顾问团团长王世喜律师。王律师了解情况后,发现事故的核心问题是责任划分。“从合同条款看,安装责任明确由设备供应商承担。对方显然是将企业作为‘软柿子’捏了。”王律师解释道。在他的建议下,企业委托顾问团律师代理此案。
在仲裁过程中,律师向仲裁庭展示了设备供应商与安装工的合同、现场施工记录以及相关证据,充分证明企业在事件中没有责任。最终,仲裁庭裁定企业无需赔偿,成功避免了200万元的损失。“没有律师团的帮助,我们可能要为不该承担的责任买单。”黄先生说。
2024年,一家新材料企业因为拖欠款项问题几乎濒临破产。公司与一家供应商存在270万元的历史欠款纠纷,对方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迟迟不支付。
企业负责人焦急地找到法律顾问团。顾问团唐峰律师接手后,详细审阅了双方的合同及往来函件,并进一步核查了对方的资信状况。他发现,对方虽然经营困难,但有部分资产尚未被抵押。通过调解谈判,唐律师最终促使对方支付了全部欠款。“这笔钱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根‘救命稻草’。”企业负责人说道。
法治创新 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大零号湾”,法治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针对初创企业在法律咨询方面的顾虑和痛点,法律顾问团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2021年,江川路街道在零号湾设立基层法治观察点,组建了一支长期在服务群众和市场主体岗位上履职的基层法治观察员队伍,广泛征集与法治建设有关的问题,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目前,零号湾法治观察点打破原有物理空间布局,分别在零号湾服务站(法律工作室)、赛舍空间(法治会客厅)和党群服务站(六个一机制)形成联动、三点共生,为法治观察员履职发挥作用提供了坚实的空间保障。
“不少初创企业负责人在面对法律问题时存在顾虑,担心公开咨询会暴露公司的敏感信息。”法治观察员张志刚表示。针对这一问题,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约请制法律服务”模式。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邀请律师提供一对一的私密法律服务,政府则承担50%的费用。
这一模式推出后受到了企业的热烈欢迎。一家从事人工智能研发的企业就通过约请制服务成功解决了合同纠纷。“律师的上门服务非常专业,我们的隐私也得到了充分保护。”该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
2024年,法律顾问团在零号湾开展了一次覆盖百家企业的“法律体检”活动。活动中,律师们逐一为企业检查合同条款、知识产权备案、劳动合同管理等内容,并出具了专业建议。
“我们以前签合同从没注意过技术归属权问题,律师一提醒,才知道这些小问题可能会引发大风险。”一家AI企业负责人说道。通过体检,该公司不仅修订了合作协议,还成功申请了两项核心专利。
“法治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守护者,更是科技创新的催化剂。”王世喜律师表示。多年来,顾问团不仅注重解决企业纠纷,还积极开展普法宣传。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直播课程等形式,将法律知识送到更多企业主的手中。
“我们将继续优化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更稳固的法律支持。”王世喜律师表示。未来,法律顾问团将继续秉持初心和使命,为“大零号湾”的科创企业撑起一把坚实的法治保护伞。
从初创企业的惊喜感言到签约仪式上的坚定握手,再到解决纠纷后的释然笑容,法律顾问团用专业和热情书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法治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法治的力量和温度,更为“大零号湾”的科创未来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