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上海检察机关“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推进情况及工作成效。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12月20日,上海检察机关共办理涉企案件8700余件。会上,《“检察护企”企业反腐败实用法律指南》正式发布。
据悉,专项行动期间,上海检察机关依法严惩各类扰乱市场秩序犯罪,依法起诉串通投标、强迫交易等破坏公平竞争犯罪,成功办理200余人特大团伙职业骗薪案、利用知名网络平台优惠政策恶意“薅羊毛”诈骗案等一批重大有影响伤企案件,有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净化市场环境。
“上海检察机关开展‘金铠甲’专项行动,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协作,依法起诉非法金融中介利用‘空壳公司’包装‘征信白户’实施贷款诈骗等职业‘背债人’案件,守护金融市场清朗空间。”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胡春健介绍,其间,上海检察机关还积极推动涉外检察工作,会同多部门共建“碧海联动”平台,搭建全国首个“反走私侦检协作中心”,坚决阻遏赃款跨境转移,切实维护国际贸易、金融秩序,守护国门安全。
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海检察机关常态化推进涉企刑事案件“挂案”清理工作,今年会同公安机关清理涉企“挂案”36件,避免企业负重前行。并大力开展刑事裁判执行监督,推动已判决生效的侵害企业合法权益案件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到位;不断完善涉案财物追缴处置机制,今年以来,共帮助企业追赃挽损达4亿余元。
同时,上海检察机关深化涉企案件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对380余件涉企案件中具有行政可处罚必要性的被不起诉人,建议行政机关予以行政处罚。
今年,上海检察机关还在全国首创“科创园区法治副园长”制度,截至目前,已指派专门检察官进驻临港新片区等28个国家、市级先导产业、重点产业集聚园区,为企业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将检察服务触角延伸至创新最前沿。
发布会上,上海检察机关还发布了《“检察护企”企业反腐败实用法律指南》,助力企业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反腐败机制。
“我们在办案中发现,部分企业虽然重视自身反腐败治理能力建设,但由于对相关法律政策了解不及时,内部治理规范性不够,亟待建立有效的监督惩防体系。”市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主任马玮玮介绍,为此,《指南》聚焦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助力企业完善反腐败治理。“附件还提供了《企业反腐败政策》《员工反腐败行为准则》等制度文件范本,为各类企业提供全面、系统、可操作的反腐败工作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