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爱心与温暖传递下去

记者探访“梦工坊”咖啡厅
上海法治报 2024年12月31日 陈姝楠

图为咖啡师思远在即兴弹奏

  □  见习记者  陈姝楠

  “设立社区慈善组织,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发展社区慈善事业。”今年9月5日,新修改的《慈善法》正式实施,第九十六条明确的社区慈善事业,也在上海落地。“上海慈善周”期间,全市启动“一杯咖啡的温暖”主题公益活动。以咖啡作为载体,慈善文化也成为浸润于市民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

  下午一点半,当记者走进虹口区西江湾路712号,一股咖啡的醇香扑面而来。几位动作娴熟的年轻咖啡师,正在咖吧台内一丝不苟地制作咖啡。点好一杯澳白后,记者看到店门右侧的黑板上,“您是我们第6206位客人”的数字已实时更新至“6207”。

  “做好了。”24岁的咖啡师沈程小心翼翼地端来一杯“新鲜出炉”的咖啡。只见蓝色马克杯里,一朵白色的郁金香“盛放”在香气扑鼻的咖啡上。浓郁的香气和微妙的苦涩交织在一起,飘荡在这间“梦工坊”咖啡厅里。

  沈程是咖啡厅里5个小伙伴之一。与其他咖啡厅不同的是,这里的5位店员都是特殊孩子,他们或是自闭症患儿,或是身染唐氏综合症,或有脑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残障。“梦工坊”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场所,更像是一个温暖的“家”。

  “在这里工作很快乐,很充实。”沈程告诉记者,自从辅读学校毕业后,就来到这家咖啡厅工作,转眼间过去了5个年头。“有几个店员小伙伴也是曾经的同学。”

  在这里,他们可以像在学校一样,跟最熟悉的人合作做自己梦想的事情:用心做好每一杯咖啡、微笑着为客人开门、记录好每位客人的编号、平稳端着盘子送对咖啡……

  店里的艺术氛围吸引了具有音乐天赋的员工展示才艺。“有一位小伙伴叫思远,他能做到听三遍曲子便可立即弹奏出来。”看到记者露出惊讶之色,沈程便拉来思远,即兴弹奏了一首。悠长的曲调、醇香的咖啡、员工亲手绘制的包包和画作……冬日的咖啡厅,一切显得相得益彰。

  “这是一杯有温度的咖啡。”“希望星星的孩子可以永远健康快乐。”吧台旁,挂满了来自顾客留下的便利贴,上面贴着各种“有爱的心愿”。

  “这帮星星的孩子,说是在这里工作,其实,他们是真的在享受每一天梦想的生活。”“梦工坊”主理人朱哲诚说。

  新修改的《慈善法》昨起正式施行

  上海推动社区慈善落地

  一杯咖啡的“身边慈善”暖申城

  2024年9月6日A2重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