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我等了1314天”

——贵州被拐女孩杨妞花的2024
上海法治报 2024年12月31日 季张颖

图为杨妞花和姐姐桑英的合影

  □  记者  季张颖

  杨妞花的朋友圈封面,是一张和姐姐桑英的合影。照片里,穿着苗服的姐妹俩对着手机在微笑自拍,远处便是家乡重峦叠嶂的大山……她很喜欢这张照片。

  5岁被拐,31岁找到回家路,杨妞花虽然早已不会说苗语,但她这3年每次回贵州毕节,几乎都会习惯性地换上苗服,然后和家里人热热闹闹地聚在一块儿,那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和属于大山里的乡音,是她找了26年的乡情。

  今年上海书展期间,杨妞花带着她的自传《一路生花》来到上海举办新书分享会,本报记者借此机会和杨妞花展开了一场独家对话,探寻新书背后属于杨妞花的“26年的回家路”和她期盼中“一场迟到28年的审判”。

  时隔4个月之后的12月19日,余华英拐卖儿童案重审二审开庭。贵州省高院驳回余华英上诉,维持一审死刑判决。该裁定为终审裁定,余华英不能再次上诉。按照刑事诉讼程序,该案将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死刑复核。核准适用死刑后,进入最终执行阶段。

  6次在法庭上与余华英对峙,6次直面仇人舔舐自己的伤口,杨妞花拿着判决书走出法院,以嘶哑的声音向媒体宣读终审裁定结果。“我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战!”她激动地说。

  “这一天,我等了1314天。”杨妞花清楚地记得,此时距离2021年5月15日她回家认亲,正好是1314天。这漫长的1314天,她如同走过了一生一世。

  就在宣判的次日,杨妞花第一时间将余华英终审获死刑的消息带到了父母的坟前。风吹得刺骨,跪在坟前,杨妞花和姐姐桑英禁不住失声痛哭,“爸爸妈妈我太想你们了!”

  杨妞花感慨,这样的结果不仅是对父母最好的告慰,也是自己2024年最大的收获。“这一年时间过得非常快,好在风雨之后我见到了彩虹。”

  杨妞花说,这一年,自己还实现了另一个心愿,就是把自己的名字从“李素燕”改回了“杨妞花”,这是亲生父母为她起的名字,经历了坎坷的半生,她又重新做回了自己。

  “归零、更新、重启、向上、释怀。”在杨妞花近日更新的微信签名里,她和过往痛楚一别两宽,也期许2025年往后的向阳而生。“我希望未来的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当我有足够能力的时候,可以帮助更多被拐儿童找到家。”

  这条“宝贝回家”的路,她从亲历者,变成了同行者……

  一条26年的回家路

  一场迟到28年的审判……

  本报在上海书展独家对话贵州被拐女孩杨妞花,探寻《一路生花》背后的故事

  2024年8月19日A4-A5重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