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跟随市政协委员邵楠“回头看” 记者 沈媛 摄
□ 记者 胡蝶飞 季张颖
“我后来又实地去‘回头看’了,原来没有厕所的三个站都新增了厕所。”“我要给你们点个赞!”昨天中午,在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现场咨询会上,市政协委员邵楠径直来到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现场咨询“摊位”,给他们点赞。
“我在机场联络线开通的次日,就实地去几个站点跑了一次,发现我们的交通配套离‘绣花针’一样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今年上海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实地调研后,递交提案呼吁完善沿途站点的周边交通配套。
今年上海两会,记者跟随委员“回头看”、“实地看”,聚焦两会上这些“走出来”的“民生提案”,也实地感受“民声回应”。
【一次“回头看”】
历时半年“走”出来的提案,办理落实了吗?
记者跟随委员“回头看”
“妈妈,我要上厕所。”在上海两会启幕前一天,地铁10号线国权路站,一对母女走出车厢后,急匆匆走进了位于站台上的公共厕所。她们也许并不知道,这一民生“急需”的细微变化,背后源自一份委员提案。
“我去年现场调研的时候,10号线国权路、同济大学和四平路,连续三站都没有厕所。不是说在付费区外,而是根本没有。”时隔一年,邵楠又回到了地铁10号线,在国权路站站台上,一边走一边告诉记者。
“申通地铁给我的提案答复里说,上海地铁全网一共508座车站已经做到所有车站基本覆盖。到底落实了没有,我要来实地看一看。”邵楠说。
去年两会,他历时半年,带队“走”完了上海8条地铁线路沿线站点每一间厕所,形成完整调查报告,最终递交了一份《关于优化改善地铁厕所现状的若干意见》提案。当中一份表格翔实记录着8条地铁线路每一间厕所情况,以地铁10号线为例,彼时共有4座车站是没有厕所的。
记者跟随邵楠“回头看”发现,不仅国权路站,10号线同济大学站、四平路站也都新增了厕所,不管是设备设施,还是无障碍配套都完善不少,“里面甚至还设置了高低两个洗手台盆,考虑细致。”此外,在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老西门站,也都新增了无障碍厕所,部分站点的老旧破残设施也逐步更新完善。
“对于这样认真办理提案,实实在在落实建议的单位,值得我们点赞。”邵楠表示。
所有车站已基本覆盖
91座“费区外”厕所三年内将改造完成
“但站台上对于厕所标识不完善的问题还是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昨天,邵楠又带着“回头看”的反馈回到了两会会场,忍不住再次呼吁。“比如老西门站的厕所标识,指示往8号线方向,但实际上在更近的6号出口处就有厕所。在国权路站,出站后看到的第一个标识是18号线方向有厕所,但其实站内已有新增厕所……”
“地铁厕所的问题,是近年来代表委员持续关注的民生问题,我们非常重视,也在积极优化。”对此,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也给出了现场回应,“上海地铁全网508座车站共设有507座厕所,已做到所有车站基本覆盖。截至目前,还有91座厕所是在‘费区外’,我们计划未来三年完成改造,实现‘费区内’厕所全覆盖。”
根据不断提高的厕所设置标准,未来三年,上海地铁还将启动厕所改造工程,并将持续不断推进厕所软硬件升级。
“我们已经完成1067处厕所标识优化工作。”与此同时,申通地铁方面表示,地铁导向标识相关标准正在修订完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机场联络线开通后的标识问题等,也将在新的标准中予以完善优化。”
【一场“实地看”】
断头路不畅、网约车拥堵
机场联络线沿途站点面临出行难
“我在机场联络线开通的次日,就实地去几个站点跑了一次,发现我们的交通配套离‘绣花针’一样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昨天下午,在接受记者独家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直言。为此,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丁光宏提交了一份《关于尽快完善市域铁机场联络线沿途站点周边道路和公交配套建设的提案》,呼吁相关部门将此提上议程。
“上海机场联络线是全国首条地下市域铁路,这条线路不仅改善了两个机场间的快速连接,也为沿途站点周边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在丁光宏看来,这是一桩利民的好事,但通过实地走访后他发现,沿途站点周边的配套道路和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存在滞后问题。
“开通第二天,我到三林南站,不算高峰时段,我的车和许多网约车一起堵在村道上,现场交通混乱。”丁光宏告诉记者,因为这一站点距离最近的8号线尚有二到三公里的距离,站点周边几乎没有公交线路覆盖,也没有配套的停车场,市民只能选择网约车出行。“这里有100米左右的断头交界区域,目前仍是荒地,网约车开到这里必须要掉头,这就导致交通拥堵不堪。”丁光宏告诉记者,在这样的问题背后,是市民实实在在的出行需求。
“让机场联络线真正利民!”
呼吁完善沿途站点周边交通配套
丁光宏走访调研发现,不仅是三林南站,包括景洪路站等站点周边的公共交通体系同样不足。“所以我建议市相关部门尽快协调各方责任,完善站点周边交通路网。”
丁光宏建议,市政府以专题会议等形式牵头协调相关区政府及委办局,各司其职、压实责任,加快推进站点周边道路建设,尤其是解决诸如浦锦路(涵林路)等“断头路”的问题。“道路交通网络的完善是发挥市域铁快速交通作用的基础条件,只有打通关键节点,才能真正提升站点的可达性,充分释放机场联络线的综合效益。”
在此基础上,丁光宏建议针对市域铁沿途站点的特殊功能定位,尽快规划实施“停车+换乘”(P+R)设施建设,为沿线居民和通勤人员提供便捷的停车换乘条件。
针对当前站点周边公交线路覆盖率低的问题,丁光宏认为,相关职能部门可以根据开通之后的运力数据,具体测算实际需求,并充分听取沿线居民和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后,相应配套规划并开通市域铁站点与周边社区、商业区及交通枢纽的公交线路,以实现高效的公共交通接驳。
参政议政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采访间隙,记者还了解到一份“未能递交的提案”。邵楠委员说,他关注到外卖小哥夜间“跨江通行难”问题,“后来我了解到,上海有关部门已经跨前一步,将在复兴东路隧道试点夜间通行。”邵楠虽然花了很多精力准备,但考虑到“有关部门已在尝试给‘出口’”就放弃了提交。
在接受本报采访的丁光宏、邵楠两位委员身上,记者深切感受到的是:坚持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去履职尽责。深入基层、根植人民,脚踏实地调研走访,倾听群众心声,把提案议案写得“务实”、“可操作”,汇聚民意民智为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的管理和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此为“有所为”。无调研不建议,不务实不建言,此为“有所不为”。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蓝图绘制之年,亦会是代表委员参政议政“高峰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海需要这样爱较真、接地气、为人民的代表委员,也需要明是非、不“添乱”、有担当的代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