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图片由AI生成
□ 见习记者 王葳然
牛油果、藜麦、生菜、三文鱼……健身族和不少上班族为追求健康会把“轻食”作为午餐首选。作为一种倡导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纤维并兼顾饱腹感的饮食方式,“轻食”真的健康吗?近期,市消保委对市面上轻食产品的热量及营养状况展开评测,从商超、连锁餐厅、轻食小店等购买了60款轻食样品,购样关键词包含“低卡”“低脂”“营养搭配”“健康”等,商品名称包括沙拉、健康碗、健康套餐等,价格在18元至120元不等。
蛋白质与膳食纤维表现较好
参考T/CAA 025-2022《轻食营养配餐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等标准和文献,市消保委委托相关实验室对食材分类称重,并测试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能量、钠、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含量。
测试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样品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表现较好。其中,53款样品的蛋白质含量可满足女性午餐需求;47款样品的膳食纤维满足午餐适宜摄入量;24款样品的脂肪含量在午餐的摄入范围内,17款低于该范围,19款超过该范围。
同时,轻食产品食材丰富、搭配多样,不同消费者、商家对轻食的认知和定位都存在差异。
部分消费者认为轻食就是素食,本次60款样品中有3款为素食类,食材主要有生菜、西兰花、黄瓜、番茄等,辅以少量坚果和莓果,总体能提供的能量值、蛋白质均较低,并不适合单独作为正餐食用。
而追求饱腹感的消费人群则会选择含谷物或薯类的产品,如藜麦饭、杂粮饭、荞麦面、谷物碗等。本次测评的60种样品中,谷薯类食材重量占比在6.9%-55.6%之间,平均为36.3%,能够提供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部分有增肌诉求的健身人群会更青睐富含肉类蛋白的轻食,本次95%的样品都含有肉类食材,如鸡肉、牛肉、海鱼、虾等,重量占比在11.5%-35%之间,平均为22%。
宣称“低卡少盐”但并非都符合
“低卡少盐”是消费者选购轻食产品的重要考量因素。测评中,市消保委发现,10款样品的能量值超过男性午餐需要量(820大卡),53款样品的钠含量超过午餐适宜摄入量(600毫克)。
60款样品中,28款标注了能量值,其中24款实测能量值超过标称值,分别达到其标称值的1.14-5.61倍。如某“减脂鸡胸肉藜麦沙拉”实测能量1544大卡,比宣称值(275大卡)高5.6倍,且钠含量高达2880mg,与一碗辣肉冷面的钠含量相近,一餐就远远超出一天的适宜摄入量。
此外,记者了解到,在60款样品中,有40款样品附带酱料包,如油醋汁、沙拉汁、自制酱汁等,其中钠含量普遍偏高。
据市消保委介绍,轻食领域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各品牌可依据自身特色对轻食概念进行解读:如肯德基的轻食系列“KPRO”聚焦于精准调配蛋白质、蔬菜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FOODBOWL超级碗”更注重甄选食材供应商;“绿塔市集”侧重于精选优质食材等。
市消保委表示,目前,已有部分企业意识到标准的重要性,并形成了一项团体标准,但该标准主要针对配餐设计,且参与执行的企业较少。市消保委认为,构建一套内容更为详尽、覆盖企业范围更广的轻食标准,对于激发行业创新潜能、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提示
1.关注食材搭配。推荐选择包含蔬菜、谷薯类、优质肉类、水果、大豆及坚果、奶及奶制品等六大类食材的轻食,保证营养均衡。
2.仔细阅读宣称信息。关注营养成分、热量及是否含过敏原,确保饮食安全。
3.合理使用调味酱料。优选低盐调料(如橄榄油、柠檬汁),避免过量使用高盐酱料,可尝试将酱料与食材分开,按需添加。
4.健康烹饪方式。推荐选择采用水煮、蒸制、烤制等少油少盐烹饪方式的产品,避免选择油炸、煎炒等高脂高盐烹饪方式的产品,以免增加身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