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伟
据媒体报道,“父母给的年货,被子女扔进服务区垃圾桶?”连日来,一段“数十斤酥肉、猪肉等年货被扔高速公路停车区垃圾桶”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广泛关注和网民热议。视频中,视频发布者称,家里老人那么辛苦,如果不要,也不要丢在服务区。还有网民猜测,这些肉是春节返程时,父母舍不得吃拿给孩子带走的,结果被扔进了垃圾箱,感叹“父母的爱也被扔了”……
无论是基于何种原因,如此随意的处置都不妥当,亦暴露出当事人不知节俭的不良习性。如果自己确不需要,或“害怕放置太久而变质”,可以转送他人或更采用更稳妥的保鲜方式。更重要的是,“父母备给子女的年货”并非公众的随意猜想,而是基于常识的合理判断。若真如此,当事人随意丢弃的不仅是父母精心准备的年货,还有“父母的爱”。
每当节后返程时,父母为儿女精心准备的一堆堆年货,构成了一道独特的“后备箱风景”。“菜籽油,土鸡蛋,晒干的鱼干,每次回家,妈妈都大包小包往后备箱装,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给我们带上,满满一后备箱的家乡菜都是父母沉甸甸的爱,是家乡的味道,是无价的幸福感。”这是一个网民的真实感悟,何尝不是所有远行者共同的感受,以及对亲情最生动的诠释。
“后备箱里的牵挂”里有最浓烈的亲情,也有最朴素的浪漫,值得我们每个人珍惜。在我们集体称赞“带着后备箱的牵挂出发”,无数人还在感叹和回味“后备箱里的牵挂”的温暖,舆论不断思考用什么回馈“后备箱里的牵挂”时,扔在服务区的酥肉排骨让“后备箱里的牵挂”蒙尘,并对此行为给予谴责与批评。此举不仅伤害了父母的心,辜负了父母的爱,更伤害了公众朴素的情感,对集体道德观念与情感价值也形成了公然的挑衅。也正是如此,被扔高速路停车区的酥肉排骨才会如此扎眼,并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这种关注也是集体教育的一种方式,以此进行价值观的重申与强调,在批评当事人的同时,也能带来更深刻的反思,形成更加统一的共识,共同维护我们朴素的社会情感与价值观,共同遵循这份中国式的亲情浪漫,让“后备箱里的牵挂”得到更好的实现与延续,让“用什么回馈后备箱里的牵挂”得到更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