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的答案,也是他们共同的答案

上海法治报 2025年02月28日 符娜祯

  □  符娜祯

  当危险突然降临,是谁挺身而出书写责任的定义?浓烟翻涌时,他给出了答案。

  “快看!五楼窗户在冒黑烟!”今年1月5日清晨,某小区居民楼突然腾起滚滚浓烟。围观居民举起手机拍摄时,一个身影已冲进浓烟弥漫的楼道。没有防护装备,没有半分迟疑,那一瞬,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华熙原本悠闲的周末骤然变成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紧急救援。

  拔保险销,握紧喷管,对准火焰根部按压,干粉在火场划出白色弧线。消防车呼啸而至时,华熙已筑起第一道防线。

  “他的冷静、果断和专业,让居民在危险面前感受到温暖和安心。”几天后,街道发来的表扬信中写道。

  而面对赞誉,华熙只是说“换作警队其他人也会冲上去”。而这,不是一个孤本答案。在上海法院司法警察的朋友圈里,这样英勇无畏的事迹早有刷屏: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丁伟踹开失火房门背出两位九旬老人;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李伟山深夜加班回家奋力托举悬空的轻生老人;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倪少华跃入冰河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

  他们把“如我在诉”的使命担当,倾注在无数次实战化训练的练兵场,“讲安全就是讲政治”早已化作他们刻进骨子里的本能。从“实战化大练兵”到“做有温度的司法警察”,这支队伍用行动诠释着警徽不仅在法庭上闪耀,更在每一个需要守护正义、捍卫生命的角落熠熠生辉。

  答案从来不写在纸上,它刻在每一次向火而行的脚步里,每一次托起生命的掌心中。责任不是选择题,是他们写下的必答题。我们因这样的答案而温暖,因这样的背影而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