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国补”买手机 却被搭售碎屏险

上海法治报 2025年03月14日 章炜

  □  记者  章炜

  自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三类数码产品购新“国家补贴”政策在上海落地实施以来,消费者线上线下选购相关产品的热情持续高涨,但“国补”有关的消费纠纷与投诉却不少。近日,消费者宗先生向上海法治报反映,他在线下苏宁卖场花费3148元买了一台新手机,然而,一查账单却发现其中299元是购买了碎屏险。“说好的碎屏险是免费赠送的,怎么还单独收了我299元?”宗先生质疑门店补贴价格不透明,消费者不清楚优惠明细,还有捆绑销售的嫌疑。

  说好的赠送怎么变成购买?

  近日,冲着“国补”的优惠,宗先生想换台手机,便来到位于浦东新区张杨北路的苏宁易购店铺。在vivo柜台前,店员热情地介绍产品性能和优惠力度,宗先生很是心动。“销售说享受各种消费补贴和优惠之后,手机价格为3148元,碎屏险为赠送的。”宗先生觉得价格合适,便决定购买心仪的vivoS20PRO手机。就在付款时,店员提出商品要分两个部分进行付款,分两笔支付,宗先生的心里埋下了怀疑的种子,但购买现场并未深究。

  回家后,宗先生一看账单明细,气不打一处来。原来,账单分成了两部分,299元是“通讯意外全保2年”的碎屏险,2849元才是手机价格。“我就是冲着有‘国补’优惠想买个手机,没想过要买碎屏险。销售人员一直讲碎屏险是赠送的,如果告诉我要花299元购买,我肯定会拒绝。”宗先生提供的账单明细显示,其中一笔为手机原价为3799元,优惠金额200元,用券金额250元,享受国家消费补贴500元之后,支付价格为2849元。另外,还有一笔299元的收款方为“苏宁易购销售有限公司”,是苏宁提供的延保服务单。两笔账单,宗先生一共支付了3148元。

  “隐形消费”陷阱?

  觉得自己被“套路”后,宗先生先是通过线上操作,申请退掉碎屏险和手机。他表示,门店曾经打电话给他,试图说服他不要退碎屏险,但是他未理会。对于宗先生有关碎屏险的质疑,销售人员回应说,碎屏险是当时店里有活动,是用领券的方式操作的。“客户对碎屏险不认可,门店已经同意退了,我们也没说什么。”对于宗先生退手机的诉求,该销售人员表示,购买时已经明确告知消费者,参加“国补”的机器必须现场激活,激活后没有质量问题无法操作退货。

  针对宗先生反映的事宜,记者联系苏宁客服,客服回复,无法确定现场双方沟通详情。但客户现场付款后,根据购物单据,就能看到是否购买了碎屏险,此时,只要手机还未激活,手机和碎屏险都是可以退的。对于宗先生莫名其妙支付的碎屏险账单,客服表示,如果是门店购买的,退款需要与门店协商,目前门店已经同意退碎屏险费用,但手机没有质量问题,无法操作退货。“参加补贴的手机必须当场激活并登入系统,激活后除非出现质量问题,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客服解释说。

  记者通过苏宁门店了解到,按照上海市相关补贴规定,购买“国补”手机时,消费者的确需要配合销售员,由本人当场核验SN码、激活系统并保存激活照片,企业需将采集到的商品信息上传地方平台。

  记者注意到,近期,小红书上不少网友反映,有线下大卖场利用相关补贴政策搭售“碎屏险”、手机壳膜等附加产品。一位网友表示,她在线下大卖场利用“国补”购买华为MATE70时,销售人员要求搭售500元多的碎屏险或者耳机才能购买。记者近日联系苏宁张杨北路门店工作人员,询问利用“国补”买手机是否必须支付碎屏险,工作人员含糊表示,碎屏险是自愿的,但是有些手机型号使用套餐价格更优惠。

  记者了解到,2月份,中消协发文指出,“国补”消费市场活跃,但部分商家营销行为有待规范,相关投诉排名首位。南京浦口区市场监管局也曾发文指出,“国补”是惠及民生的一项政策和举措,商家不得捆绑、附加其他服务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