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博士”4年间设连环骗局

徐汇警方破获一起诈骗案
上海法治报 2025年03月26日 季张颖/朱珅彧

  □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朱珅彧

  本报讯  男子自导自演“博士”身份,以能够引荐读博、解决工作、助力留学等为由诈骗钱财。近日,徐汇警方破获一起诈骗案,犯罪嫌疑人马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刘女士毕业于某医科大学,4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校友群内结识了一名自称知名医院公派至海外读博的马某。马某以校友关系和高学历身份赢得刘女士的好感并互加微信。通过深入了解,刘女士发现对方不仅博学多才,而且人脉广泛,结识的都是医院领导和专家,于是向马某寻求工作和学历上的帮助。

  最初,刘女士表示想读博深造,马某称可为其牵线搭桥,但需要好处费,刘女士爽快地向马某转账1万元。不久后,马某又以为其推荐知名医院工作为由,向刘女士索取大量金钱用以疏通关系,同时承诺帮助其完成在职读博,于是刘女士又向对方转账12万元,并成功添加了所谓的“博士生导师”微信,从此开始与“博导”进行学术交流,这让刘女士对马某的办事能力深信不疑。

  而后几年,马某又以帮助其联系医院福利分房等为由头,陆续向刘女士索要钱款达20余万元。每当收到钱款后,马某始终以各种理由进行搪塞拖延,而其间从未办成过任何一件承诺之事。直至2024年底,刘女士察觉异样,亲赴医院找到博士生导师当面核实,对方表示不认识马某,也从未与刘女士添加微信进行学术交流。至此,刘女士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被“假博士”骗了。

  接报后,徐汇公安分局枫林路派出所根据报案人提供的线索,迅速开展调查,并在外省市警方支持下,将犯罪嫌疑人马某抓获归案。

  到案后,马某交代,其并非知名医院的医生,也未赴海外深造读博,更不是被害人的校友。与刘女士进行学术交流的博导微信号也是自己用来虚构身份的小号,骗来的30余万元均用于房屋装修和日常消费。

  目前,犯罪嫌疑人马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徐汇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