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浦人大供稿
“瑞金社区就像我的第二个家。”黄浦区三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科协国际联络部副部长肖峙微笑着说,“我在这里出生、成长,又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我的记忆和责任。”
自当选人大代表的那一刻起,肖峙便将这份对社区的深情厚谊化作了行动的力量。无论是推动“牛顿苹果树”项目,还是关注老年人的“买菜难”问题;无论是建设社区科普空间,还是呼吁改善无障碍设施,肖峙用她的专业知识和责任担当,为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肖峙始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她积极将科技与人大代表工作相结合,为社区发展和青少年科普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她主动到南昌人大代表联系点开展科普讲座,与社区居民面对面交流,听取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对科普需求的意见建议。
肖峙积极参与“瑞金科学生活馆”建设。这个社区嵌入式科普空间虽然面积不大,但国际化科普元素满满。自2022年7月开馆以来,已成功举办11场主题科普展,将优质的科普资源以公益形式注入社区。
“牛顿苹果树”项目是肖峙推动的一项重要成果。2024年3月25日,承载着科学精神与智慧传承的“牛顿苹果树”成功入驻上海科学会堂。这棵树是来自英国牛顿庄园苹果树的枝条漂洋过海来到上海嫁接培育而成。从2014年的倡议,到2015年引进枝条,再到近十年的悉心培育,每一步都凝聚着科技工作者的心血。肖峙相信,这棵象征科学精神的苹果树,会激励越来越多对科学充满热情和梦想的青少年去创造未来。
肖峙还特别关注Z世代的科技教育。她认为,Z世代是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的一代,有巨大的潜力。她希望年轻人能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科学,用积极的心态去拥抱科学的星辰大海。
在平时的履职中,肖峙特别关注民生、养老和青少年科学教育这三个方向。她深知,只有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真正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
本届以来,她提出了“关于加快黄浦区‘人行天桥无障碍加梯’建设与运维”代表建议,与其他代表联名提出“关于老旧小区水表独立分装的建议”“推动解决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装难问题”等代表建议,都得到了相关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目前,黄浦已有多座人行天桥完成了无障碍加梯,极大地提升了市民通行的便捷性和舒适度。老旧小区水表独立分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装等问题也得到切实推进解决。
肖峙对养老问题特别关注,多次主动与熟识的养老院院长沟通交流情况,从中敏锐地发现了“长护险”评估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缺口: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失智老人往往难以得到合理评估。为此,她提出了优化评估机制的建议,呼吁为这些特殊群体增设专项评估流程,得到市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
肖峙将科技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有机结合,在履职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深刻内涵,为黄浦区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