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等于吸毒 别让“特效”骗了你

上海法治报 2025年03月26日

  最近,“体重管理”成为了“热词”,许多人开始把减肥提上日程。然而,对于减肥,很多人容易陷入误区,相信用极端的饮食方法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快速减肥,甚至还想借助“减肥特效药”轻松实现减重。

  “减肥特效药”真的有那么神奇吗?近年来,有关“减肥神药”“网红减肥药”的案件报道屡见不鲜,这些所谓“减肥药”中多被检出含有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以下简称“麻精药品”)。麻精药品由于其依赖性与危害性,国家对其进行严格管控,合理使用则为“药”,滥用便成了“毒”。

  添加了特别成分的“减肥药”看似起到了减肥效果,但这种效果显然都是伴随着明显副作用的,长期服用这些“减肥药”会产生耐药性、依赖性,可导致焦虑和精神紧张,并可诱发高血压、心悸、心动过速、心力衰竭等,尤其是滥用含麻精药品的“减肥药”就相当于吸毒。

  而有些商贩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产品成分是什么,看到好赚钱就跟着卖,结果害人害己。常见被非法商贩滥用添加到“减肥药”中的成分有:

  西布曲明:通过抑制食欲和加速代谢实现减重,长期服用含西布曲明成分的减肥药,会出现口干、失眠、腹泻、心率升高、月经紊乱、癫痫发作、四肢抽搐等反应,情况严重的会导致心律失常、高血压,甚至心肌梗死。早在201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了《关于停止生产销售使用西布曲明制剂及原料药的通知》,明令禁止西布曲明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麻黄碱:作为冰毒原料,具有中枢兴奋作用,易导致心悸、失眠甚至成瘾。

  安菲拉酮:曾经出名的减肥药“蓝胖子”的主要成分就是安非拉酮。安非拉酮通过作用于大脑饱食中枢,从而让人产生兴奋和饱腹感,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会产生精神依赖性,被列为第一类精神药品管控。

  芬特明:曾被查处的“泰国DC减肥药”中就含有安非拉酮、芬特明等成分。芬特明为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具有强依赖性和快速耐药性,作用于拟交感神经,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抑制食欲。过量服用芬特明有兴奋和致幻作用,且能诱发高血压、心悸、心动过速和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严重危害健康。

  如果误服了含有涉毒成分的“减肥药”,应了解自己所使用减肥药的成分,咨询临床医生以判断自己是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涉毒了。服用时间不长的,需要立即停止,观察身体是否有不良反应,若出现幻视、幻听等精神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如果服用时间很长,已经对药物产生了依赖,那么应进行相应的戒断或者支持治疗。此外,也应将相关线索告知公安机关。

  减肥没有捷径,“吃药轻松变瘦”不过是广告中的花言巧语,“三无”产品更是不可购买,要想健康地减肥,还是要靠规律饮食和合理运动。  (本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