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院实务专家持续开讲中……

上海法治报 2025年05月09日 高远

  □  高远

  近期,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科研院所)系列巡讲活动持续进行中,实务专家们陆续走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展开“实务-学术”对话,进一步促进院校合作,拓展法治人才培养的新维度。

  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探索新方案

  4月17日至18日,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系列巡讲活动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火热举行。来自司法实务、法学理论等领域的法官、专家与400余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师生共赴盛会。

  4月17日上午,系列巡讲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信息楼正式启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汪荣明出席活动并致辞。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理秋介绍“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系列巡讲”项目和巡讲专家。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周汉民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鼓励在场师生借助讲座学习的契机,“开拓国际环境视野,将法学研究融入民族复兴伟业”。

  作为本次系列巡讲活动授课的实务专家,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王光贤,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高级法官黎淑兰,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二级高级法官肖凯,上海海事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高级法官胡永庆出席活动。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长三角地区唯一一所长期聚焦对外经贸领域的特色型高校和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地方高校。该校法学院深度融入上海法院“双百行动”协同育人战略,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培养体系。此次巡讲活动是上海法院协同院校深化法学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实践,为涉外法治人才贯通培养探索新方案。

  活动启动后,四位实务专家为师生们带来精彩纷呈的主题讲座。

  此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系列巡讲活动,由王光贤领衔首讲。王光贤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主持编写多部实务专著。他围绕“新时代刑事审判中情理法的融合与实践”主题展开生动讲解。

  第二讲的主讲人是肖凯。肖凯兼具法检系统履历,长期从事金融检察和金融审判工作,审理过多起全国首例金融案件。他以“防范金融风险”为切入点,深入解析人民法院在金融风险防控与化解中的积极作用。

  第三讲的主讲人是黎淑兰。黎淑兰长期致力于知识产权法治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她从探索与实践的双重视角为在场师生深入剖析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的“上海经验”。

  第四讲的主讲人是胡永庆。作为长期从事涉外海事审判及理论研究工作的审判专家,胡永庆围绕“涉外海事审判”如何服务航运新质生产力发展分享了司法实务中的热点问题。

  助力培育德法兼修法治人才

  4月22日至23日,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系列巡讲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司法实务、法学理论等领域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与人大师生共聚一堂,聆听来自审判实务前沿的探索与思考。

  4月22日上午,系列巡讲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第二报告厅正式启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新业出席活动并致辞。王理秋介绍“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系列巡讲”项目和巡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杜焕芳主持启动活动。

  作为本次系列巡讲活动授课的实务专家,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一级高级法官吴金水,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一级高级法官刘力,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三级高级法官郑天衣,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朱川出席活动。

  郑新业、杜焕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杨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洪荞,为本次系列巡讲活动授课的四位实务专家颁发授课证书。

  上海法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聘任了法学院13名教授为上海法院特聘教授,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挂牌了“杜焕芳教授工作站”,共同见证了“人民教育家”高铭暄学术馆开馆,建立了基地共建、资源互享、人才共育的交流合作机制。此次巡讲活动切中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需求,在探索高素质法治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培育德法兼修法治人才等方面发挥示范效应,为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此次中国人民大学系列巡讲活动,由吴金水领衔首讲。吴金水深耕司法实践领域多年,亲自参与并见证了近年来多项重大司法改革工作,拥有丰富的审判经验和理论素养。他立足全球视野,聚焦国际商事法庭的制度竞争与中国实践探索,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剖析与丰富案例的有机结合,为听众呈现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务价值的精彩授课。

  第二讲的主讲人是刘力。刘力长期深耕民事审判领域,他以涉平台合同纠纷新类型案例为切入点,阐释数字时代司法裁判方法的创新探索。讲座中,刘力通过剖析三类典型案例,揭示了数字司法实践中意思表示解释模糊化、合同性质判定复合化、权利义务配置动态化等深层困境。

  第三讲的主讲人是郑天衣。郑天衣长期从事民商事案件审判工作,他从上海自贸试验区司法服务保障的视角,阐释了我国涉外商事审判的实践与发展。郑天衣从五个维度,结合上海法院审理的典型涉外商事案例进行分析论证,展现出上海法院在依法服务保障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中的创新理念和担当作为。

  第四讲的主讲人是朱川,他长期深耕商事、金融审判领域,经验丰富。讲座中,朱川围绕“在商事审判中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题,提出“商事审判中同样要有制度自信,作出符合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判断与结论”等观点,展现了商事审判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将灰色的理论与常青的生活相结合,不断焕发出的活力和风采。

  激荡出知行合一的思想火花

  4月24日,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科研院所)系列巡讲活动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火热开讲。来自司法实务、法学理论等领域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师生共赴盛会,展开一整天充实的“实务-学术”对话。

  系列巡讲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正式拉开序幕。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法学研究所所长姚建龙出席活动并致辞。王理秋介绍“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科研院所)系列巡讲”项目和巡讲专家。

  本次系列巡讲活动授课的实务专家,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曹洁,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高级法官谢闻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周欣,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破产审判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徐子良出席活动。

  作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至今唯一合作的科研院所,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上海法院共建实训基地,共办主题研讨会,已形成坚强有力的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本次巡讲活动进一步促进了院校合作,将实务经验带进法学课堂,拓展了法治人才培养的新维度。

  启动活动后,四位实务专家结合各自擅长的专业领域和审判实践经验,以一线审判经验为引线,通过剖析鲜活案例的裁判逻辑,将法学理论与司法智慧熔铸于知识图谱之中,激荡出知行合一的思想火花。

  本次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巡讲活动,由曹洁领衔主讲。曹洁长期从事行政审判和司法研究工作,学术成果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她围绕“行政争议实质解纷的探索与思考”结合丰富案例展开“深”“活”兼具的讲解。她还分享了对行政争议实质解纷相关问题的思考,让在场师生对行政诉讼如何更好地实现政治、法律、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有了更多的思考。

  第二讲的主讲人是谢闻波。作为实务专家,他的法检系统履历丰富,长期从事侦查监督、司法审判和理论研究工作。现场他以司法护航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生态司法的发展现状与展望。面对生态司法的现实挑战,谢闻波提出将探索“未来生态司法的智慧赋能”,实现从人力到科技、从单兵到协作的生态司法转变。

  第三讲的主讲人是周欣。她是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优秀法官,刑事审判经验丰富。此次巡讲周欣和大家分享了新时代轻罪审判的实践和思考,从轻罪范围的厘定、新时代我国犯罪结构的变化和新时代的轻罪审判理念与实践三个角度展开论述。

  第四讲的主讲人是徐子良。作为上海法院审判业务专家,长期从事商事审判工作的他,以“如何发挥破产审判功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分享,系统全面地分享了破产制度的重要性、相关法律规定和功能,讲解了破产案件处理流程和市场化办理破产的情况。

  干货满满的讲座,思维对撞的与谈使在场学子深受启发,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有思考的问题,实务专家们细致耐心地分别予以回答,使巡讲的教学成果更深入师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