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免费领养”是馅饼还是陷阱

上海法治报 2025年05月09日 尹骊/李兵/朱志远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几年,一种“免费领养”的模式在宠物圈迅速流行,吸引了一大批爱宠人士参与其中。但是不少消费者签了领养协议后却发现,领养的宠物有病不说,后续的付出也远超预期。想退还宠物,还要赔上几千块钱。

  “免费”背后的分期“生活费”

  2024年,福建厦门的刘女士看见一家宠物认养馆,店员介绍只要个人在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大于550分,并签订一份领养协议,就能免费领养一只猫咪。

  领养协议要求领养者每月为小猫支付350元的生活费,为期24个月,总计8400元,这笔生活费会转换为专属货币,用于在该商家指定的小程序上购买猫粮等宠物用品。

  刘女士签下协议并把小猫领养回家。但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小猫体检时被查出患有炎症,还出现了拒绝进食、颤抖症状。领养小猫时,商家只告知小猫打了两针疫苗,但并未提供检疫证明。

  除了健康问题,刘女士还发现,这家宠物认养馆指定的购物小程序当中,猫粮的平均价格超过55元一斤,而其他电商平台热销榜前十的猫粮,平均每斤仅30元左右。

  发现问题后,刘女士找到商家协商解约。商家提出的三种解决方式:交3000元的违约金,并退还猫咪;按协议中的市场价,即6000元买断猫咪;不用退还猫咪,但要一次性交齐两年的宠物生活费,即8400元。

  对这三种解决方案,刘女士都不能接受,并一直在投诉。其间,刘女士的支付宝账户每月会自动扣款350元,至今已支付五期。

  在公益性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有关“宠物领养”“宠物分期”的相关投诉超过2100条。刘女士投诉的宠物认养馆,也多次出现在投诉案例中,该店声称他们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开设了160多家直营店与加盟店。

  “宠粮月付”具有贷款特征

  北京市丰台区律协企业合规和公司治理委员会副主任阮国忠律师表示,“宠粮月付”这种“新兴商业模式”从设计之初就游走于金融、消费、动物保护等多领域监管的边缘地带,这种擦边的商业模式可能会出现监管不到位,需要相关部门联合监管。

  商家以“免费领养”为噱头,实际却要求消费者签订分期付款协议,购买指定范围内的宠物用品,协议条款本身就有失公平。

  认养、送猫以及承诺消费等概念,一定程度上蒙蔽了消费者的认知,在专家的眼里,这种消费模式其实是一种隐形的、变相的金融产品。同时,经济学专家认为这种金融活动具有明显的贷款特征,相当于一种民间的信用贷款。

  许多“宠粮月付”模式的商家在闭店后,消费者仍被持续扣款。专家指出,这是由于宠物、宠粮的买卖关系之外,还嫁接了支付宝芝麻信用还款的合约关系,一旦逾期会影响到个人征信记录,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信用绑架”。这种强制性的捆绑关联,也是消费者难以解套的关键。(尹骊  李兵  朱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