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7月23日至31日,《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在津巴布韦举行。北京时间7月24日晚,第三批国际湿地城市获大会正式认可,上海市崇明区为其中之一。
据介绍,“国际湿地城市”认证体系由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提出,旨在促进城市发展过程中湿地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2018年10月和2022年5月,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公布了第一、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
今年,全球共有16个国家的31个城市获第三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包括我国的9个城市地区:崇明、大理、福州、杭州、九江、拉萨、苏州、温州、岳阳。目前,全球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74个,其中中国有22个,数量居全球第一。
记者获悉,目前,崇明区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长江口中华鲟湿地自然保护区、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是崇明的两块国际重要湿地,也是被成功认证为国际湿地城市的重要倚仗。此外,崇明还有西沙国家湿地公园、东风西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北湖湿地、青草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市级重要湿地。按照《湿地法》口径,崇明全区湿地总面积约27.8万公顷,湿地率达68.8%。
崇明区将继续吸纳各方力量参与湿地保护,向全国乃至全球展示湿地保护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崇明案例、上海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