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宝”节能50%?专家:偷换概念

上海法治报 2025年07月25日

  最近,很多燃油车车主发现,有些加油站会售卖一种叫“燃油宝”的产品。在宣传中,这个产品功能非常多,清除汽车积碳、让汽车的尾气排放更符合环保标准等,最吸引人的还是声称它能让一箱油跑出“一箱半油”的神奇效果。这种省油的说法有科学依据吗?“燃油宝”的功效又是什么?

  中石化成品油应用与汽服产品开发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扬表示,燃油添加剂的主要成分是聚醚胺、聚异丁烯胺和曼尼希碱,这三种作为清净剂主剂,国内主要用的是聚醚胺和聚异丁烯胺。现在行业主要分清洗型和保洁型,主要的区别是保洁型的产品主剂含量少,功能只是保持不产生积碳。清洗型主剂含量高,清洗能力强。“这个产品基本上不可能达到50%的节油率,它只是一个添加剂,经过测试节油率大概在2%~4%之间。”

  专家介绍,“燃油添加剂”通过清除发动机进气阀和喷油器积碳,使燃烧更充分,保持发动机最优状态节油。另外,抗磨剂也能减少发动机的摩擦而产生节油和提升动力的效果。同时,降低尾气中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等排放,让汽车更环保。但网上流传的“燃油添加剂”节油50%的说法,毫无科学依据。

  天津大学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刘海峰说,这种说法属于“偷换概念”,它用最极端的条件,假如发动机已经是非常脏的情况,这时加入一些清净剂把积碳完全清除,恢复到类似于新出厂、新发动机的状态。它确实能够节能节油,达到30%到50%,但是平时很少会让发动机处在这么极端的状态。

  专家指出,“燃油宝”是在二三十年前,汽车发动机技术相对落后,高标号燃油在偏远地区不普及的时代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的产品。现代汽车发动机随着技术的提升,效率更高,也更不容易产生积碳。燃油宝或类似产品对于汽车本身性能的提升或零部件状态的改善效果不明显,还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风险。

  目前,我国“燃油添加剂”市场年销量大概1亿瓶左右。然而,市场上的相关产品五花八门,价格从5元到200多元不等,质量也参差不齐,2024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抽检结果表明,不合格品牌达29%,且部分产品可能因成分不明而损伤发动机。

  那么,如何选择“燃油添加剂”呢?专家表示,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往往存在着天然的信息差,有些商家会利用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实验数据、不熟悉行业标准的弱点,通过营销话术替代科学证据。面对琳琅满目的“燃油添加剂”,消费者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必须符合《车用汽油清净剂》(GB 19592-2019)国家强制性标准,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综合央视新闻、科学辟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