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辟谣

上海法治报 2025年08月22日

  母婴产品集体涨价?

  有些“涨价帖”别有用心

  近日,随着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股关于母婴产品涨价的热议。部分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有些母婴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怀疑商家是想趁机赚走“奶爸奶妈”手中的补贴。事实真的如此?记者展开调查。

  在社交平台上,类似“育儿补贴还没到账,母婴产品就涨价了”的帖子屡见不鲜。一些博主列举多个知名母婴品牌,声称奶粉、纸尿裤、婴儿辅食等产品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涨幅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为核实这些传言的真实性,记者对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母婴店进行了调查。

  线上,记者选取多个被提及涨价的奶粉、婴幼儿用品品牌在不同平台的官方旗舰店查看价格,并使用平台自带的价格监控工具和比价软件对比近期价格。以某品牌奶粉为例,网传其涨价幅度在6%至8%。但比价软件显示,该品牌不同产品的价格变化虽然不一致,但没有普遍涨价,总趋势比较平稳。

  线下,记者走访了部分母婴用品柜台。店员说,这段时间里有产品涨价,也有产品降价,但与生育补贴新政没有任何关系,“有时是商场搞活动,补贴品牌;有时是厂家要清库存,也会调整价格。最近没有接到过‘全面涨价’的通知。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品牌也不敢轻易涨价。”部分母婴品牌也在公开渠道发声,表示没有涨价。

  母婴产品市场竞争充分,定价自主,并没有官方统计能体现产品到底是涨价还是跌价。部分帖子虽然给出“某品牌全线涨价30%”或“某品牌全部涨价40%”等结论,但发帖者也无法提供任何证据。可见,记者的调查和网友的感受,体现的都是某个品牌某件产品在某个平台上的价格变化。如果用这些个案得出“母婴产品都涨价了”或“都没涨价”,无疑是以偏概全。但可以确认的是,母婴产品价格波动是正常的市场现象。

  调查中,一些来自母婴用品生产企业和母婴博主的“涨价言论”引起了记者注意。记者发现,与部分网友分享个人消费经历不同,这类账号往往缺乏具体的案例,而是人云亦云,用吸引眼球的“标题党”、泛泛而谈的内容等,鼓吹“母婴用品涨价潮”。进一步查阅这些账号之前发布的帖子,会发现有的是母婴博主的“起号”之举——就是通过蹭热点,尽快为自己的账号积累粉丝。有一名博主甚至大言不惭地分享“起号”经验,并且表示自己已经接到了广告。

  以上种种显示,不少“涨价”言论缺乏依据,更有一些账号故意利用“涨价”误导他人,借机牟利。对于这类造假行为,网友们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虚假言论所误导。平台也要承担责任,对造假营销说“不”。(来源:上海网络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