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一男子购来克隆车,随身携带十多张“空卡”做道具,结账时用便携读卡器“读”出乘客卡中余额,接着左手换右手,摇身一变成大魔术师,给乘客上演了一出偷梁换柱的戏法,只可惜他的戏最近“演砸了”。近日,浦东警方经缜密侦查,破获一起“克隆”出租车司机调包乘客交通卡的诈骗案件。
2017年12月19日午后,大学女生小张出了金海路地铁站后,走向等候在地铁站的一辆出租车。让小张感到纳闷的是,当她习惯性想坐上副驾驶座位时,司机却将衣物放在副驾驶座上,并且紧闭了车门,示意小张坐到后座。尽管感到奇怪,小张还是坐上了这辆出租车。出租车抵达她就读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后,小张随手将交通卡递给出租车司机刷卡。“他刷了几次都不行,让我取下交通卡上的卡套,随后几次才最终刷好。”付完车费后,小张就拿回公交卡往宿舍楼走去,路上她越想越感觉不对劲,于是再次拿出了司机交回的交通卡。经过仔细端详卡片后,小张确认此卡不是自己原先使用的那张,“我的交通卡上贴了一张 HELLO KITTY 的粘纸,而这张卡却没有,”显然小张的交通卡被人调包了,原本余额还有500多元,一下子变为了0元。于是,小张向浦东公安分局张江高校派出所报案。
小张记不起车牌号,也没保存发票。于是,民警根据小张的描述,调阅学校周边监控。在监控中,民警发现了疑点,小张乘坐的出租车是一辆套牌“克隆车”,司机极有可能是上演“偷梁换柱”的嫌疑人。经民警缜密侦查,这辆出租车一直活动于浦东新区龚路一带。虽然克隆车的号牌难查,但民警并不放弃,守株待兔地守在小张曾经搭车的地铁站。果然,经连日工作,龚路派出所民警查获了这辆“克隆车”,抓获涉嫌诈骗的嫌疑人王某,并在其身上和车内缴获各种颜色的用于换卡的空卡十余张。
经审讯,王某交代,3个月前他购买了一辆克隆车,同时还网购了一个便携读卡器。在营运过程中,他用读卡器偷偷读出乘客卡内余额,面对大额的交通卡,他就会在自己的道具卡中找到和它类似的用于偷梁换柱。短短3个月内,王某已经作案数十起,每次作案的涉案卡金额在三四百元。而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以及老年人成了他的主要作案目标。现王某因涉嫌诈骗已被浦东警方刑事拘留,此案张在进一步审理中。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