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昨天下午5时3分,本市再次发布霜冻黄色预警信号,这也是本轮寒潮中上海连续第2天发布该预警。在全市范围,针对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浪街头的生活无着人员的专项救助工作仍在持续进行。昨天,记者从民政相关部门获悉,在“365天全天候服务”机制、市区两级民政、公安、城管、卫计等多部门联动配合机制作用下,本市有效整治了部分生活无着人员的露宿聚集地,并成功为多名生活无着人员找到监护人,或护送至其原籍所在地敬老院。
黄浦区救助管理站曹蓓胤告诉记者,近期在老西门街道城隍庙附近,有市民通过“某小视频”新媒体形式,发布了一位流浪街头的老奶奶,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关注。救助站发现此线索后,通过寻找,近日终于找到了这位老人。经了解,她是一位本市户籍的孤老,有退休工资和固定住所,但患有一定的精神障碍,因此时常在外流浪。救助站经多方了解,终于在江苏省常州市找到了这位老奶奶的妹夫。后者在了解老人的情况后,签署了出任老人监护人的承诺书。救助站则先将老人送往敬老院妥善安置。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有关部门将出台奖励机制,对参与救助行动的市民给予适度激励。市民可拨打公安110、社区服务热线962200、城建热线12319为他们提供帮助。
自专项救助工作开展以来,黄浦区救助管理站保持24小时运转,坚守工作底线,即不发生一例冻伤、冻死事件。曹蓓胤告诉记者:“经过近两年强化巡察救助力度,今年露宿街头的生活无着人员总数已有所下降。”
曹蓓胤还表示,区公安、城管、民政对区内一些生活无着人员的流浪、露宿聚集地开展“三合一”联动巡察救助。在延安路高架桥下,原本是一些生活无着人员露宿的聚集地之一,对延安中路的干道交通安全存在一定影响。今年经联动巡察救助,这里的露宿情况已被有效整治。而在上海书城附近,有个别人员不愿接受救助,联动巡察组成员成功将其护送回原籍,并移交当地敬老院妥善安置。
目前,本市市区两级救助管理机构加强值班,保持电话畅通,做到场所安全、人员安全、车辆安全、食品安全、设备安全,最大程度地降低寒潮天气对流浪乞讨露宿人员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保障其基本权益。据统计,自“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救助流浪乞讨露宿人员已超3160人次。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