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随笔

■法官手记

深冬芳几许

2018年01月15日 A06 :法治随笔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948

  □朱莎莎

  哪天桂树飘香了,哪天清晨木芙蓉开花了,都仔仔细细地记到本子上。这有意义吗?可是想来,什么算有意义呢?工作、挣钱、还是吃喝玩乐?在我看来,但凡能给自己带来丝丝的愉悦感和幸福感,意义就足以称得上非凡了。

  深冬的树木,看上去都是一个颜色。不走近观察,无法辨别。你看那盛夏时原本开着橙红色花朵的石榴树,秋末时楼底下那黄橙橙的银杏、红灿灿的枫树,过了腊八节,叶子纷纷落完,只剩光秃秃的枝干,像人裸露的躯体,筋骨脉络清晰。上周末去中山公园,从另外一侧小路穿过,突然看见高大的栾树枝上举着几簇咖白相间的果实,映着渺茫辽远的天空,有几许凛然凌美的味道。

  有些所遇是始料未及的。中午去小区里开车,车旁有株黄花盛开的树木,不知所名,叶子是椭圆形的阔叶。疑是蜡梅,因颜色如蜜蜡。再走两步,瞥见路的一侧两株桂树竟然结出黄色花粒,疑心是看走了眼,走近再走近,果真是开花了。像是走错了季节。回去查资料,才知是四季桂,每个季节都会开花,但香气不浓烈。有一天再去中山公园,看到一片和小区楼下一样开着黄花的树,标识上写着“腊梅”,一阵惊喜,果真是“蜡梅”了,只不过把“蜡”误写作“腊”。蜡梅是这个季节该开花的树。因为我只在书本里见过它,觉得带这样名字的花儿总不该是随随便便所见的,并未想实际上它离我们并不远。

  你以为冬季的颜色走到哪里都不会有多大变化,那就错了。南天竹、柿子、佛手、木瓜、香橼、橘子,哪一个不是鲜艳亮丽的?南天竹的果实小而红,插于瘦长瓷瓶供养,最适合不过了。老家乡下门前家家种植柿子树,结累累硕果,沐浴在冬日暖阳下,显出红火喜庆的色味。吃不了,母亲就摘下用绳子拴住柿蒂处,倒悬挂立,日日晒,便成柿子饼。柿子饼因带着农人自家的手艺,味觉地道而醇正。后来来到南方,也多次买柿子饼吃,总不如故乡的味道。佛手、香橼香气厚实,放于案头,心即所安。橘子虽是寻常之物,我却喜吃,酸酸甜甜,都是生活的味道。

  别提那冬季的花信,小寒三候中的梅花、山茶和水仙,大寒三候中的瑞香、兰花和山矾,红色艳丽,白黄相间,香气幽远,既是冬的末,又是春的始。长而冷寂的冬暮即将远去,日子像流水一样一天天滑了过去,若如辛弃疾所期冀,萁一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明天的到来该多让人留念。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6 深冬芳几许 2018-01-15 2 2018年01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