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社会

银行存款“不翼而飞” 竟是“前任”暗中所为

2018年01月23日 A07 :法治社会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023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于筱晴

  本报讯 近日,嘉定警方接到报案,一女子称其银行卡内钱款被盗,经缜密侦查,警方发现竟是报警人“前男友”通过移动支付功能暗中所为。记者昨天从嘉定警方获悉,目前,犯罪嫌疑人郑某已因涉嫌盗窃罪被嘉定警方刑事拘留。

  今年1月9日中午,家住嘉定娄塘地区的陈小姐在使用手机支付外卖订单时,无意间从银行消费提示短信中发现,除了该笔正常的外卖消费,账户余额竟少了5000元。陈小姐反复查验手机都没有发现消费、转账记录。陈小姐立即赶往嘉定公安分局娄塘派出所报案。

  接到报案后,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很快查明了钱款去向。银行交易记录显示,在陈小姐中午正常的外卖消费之前,确有一笔5000元的转账记录,是于当日清晨5时许,通过报警人陈小姐的手机微信转账到了一名郑姓男子的账户。但蹊跷的是,陈小姐手机从未离身,微信账户也没有发现被人盗用的情况。最终,经向报警人陈小姐确认核实,警方发现,银行交易记录中查询到的男子郑某,竟是她的“前任男友”。

  1月12日,嘉定警方将犯罪嫌疑人郑某抓获,其对使用移动支付功能实施盗窃的行为供认不讳。据了解,去年7月,郑某与陈小姐在一家酒吧相识相恋,并很快搬进了陈小姐的住处一起生活。有一次,郑某欲偷偷查看陈小姐手机短信,想用此前从陈小姐处得知的电脑开机密码“试试运气”,没想到竟然成功了,不但如此,郑某还发现该密码竟与其微信支付密码相同,没有稳定工作又沉迷网络游戏的郑某逐渐心生歹念。

  据郑某交代,从去年11月开始,他多次使用陈小姐的手机向自己微信账户转账,每次都是500元以下,累计窃得3000余元,始终没有被陈小姐察觉。不久,两人因感情不和分手,郑某便独自搬离返回老家。

  今年1月8日,郑某乘火车回到上海,好逸恶劳又手头缺钱的他,决定在春节前最后“干一票”。次日清晨5时许,郑某叫了一辆出租车来到陈小姐住处,熟门熟路地从门口的鞋柜上取得备用钥匙进入屋内,趁陈小姐熟睡之际,他使用陈小姐的手机转账5000元并将相关记录删除后悄然离开。目前,郑某已因涉嫌盗窃罪被嘉定警方刑事拘留,案件审理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中。

  负责案件侦办的嘉定公安分局娄塘派出所陆警官告诉记者,与传统盗窃犯罪相比,利用移动支付实施盗窃的犯罪主要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犯罪主体以“熟人”居多,更容易骗取受害者的信任,获得使用手机实施盗窃的机会; 二是犯罪隐蔽性较强,受害者在财产被转移后往往几天或更久才发现被盗,财产安全持续受到威胁。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7 银行存款“不翼而飞” 竟是“前任”暗中所为 2018-01-23 2 2018年01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