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法治文萃

61年怪病噩梦未完

《水俣公约》诞生背后的故事

2018年01月26日 B06 :法治文萃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3803

  资料照片

  □梁晴

    

  “我的身体变得越来越糟,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所以我来到这里。我已经说过很多遍,水俣病绝对不会结束。希望大家能体会患者的心情,一起守护女人和孩子,免受汞的危害。”2017年9月28日,在 《关于汞的水俣公约》 (以下简称《水俣公约》)的第一次缔约国会议上,来自日本水俣市的坂本忍作为胎儿性水俣病患者代表在演讲中说道。

  《水俣公约》 于2017年8月16日生效,中国是首批签约国。该公约旨在为减少水银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危害而作出相关规定,即自2020年起禁止生产和进出口含汞类产品,包括电池、开关、继电器、某些类型的荧光灯、肥皂和化妆品等。

  2017年9月23日至9月29日, 《水俣公约》 第一次缔约国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该会议旨在讨论抑制水银的排出、水银管理结构、缔约国应采取哪些措施等。

  怪病从何来

  日本熊本县八代海的水俣湾不仅是鱼类产卵的场所,而且拥有丰富的天然鱼礁。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这里的贝类、海草大量死亡,鱼类浮出水面。而在海岸边,则频繁出现各种猫因发狂而死亡的异常现象。

  1956年4月21日,在熊本县水俣市的月浦地区,一名幼儿出现张不开嘴、不能走路、不能吃饭的严重症状。该幼儿接受检查入院后,又有3名同样症状的患者入院。同年5月1日,日本氮工厂附属医院的细川一院长向水俣保健所报告了这4名原因不明的脑症状患者入院的情况,这一天成为“水俣病的官方认定日”。

  自从确认了第一位患者后,以水俣保健所为中心,水俣市政府、水俣市医师会、氮工厂附属医院等机构开始调查,其他出现类似症状的患者陆续被发现。由于病因不明,这种病被认为是一种奇病,甚至有传言认为这是一种传染病。

  经过调查,水俣病是一种甲基汞化合物导致的中毒性中枢神经性疾病。日本氮工厂在生产乙醛的过程中所生成的副产物甲基汞化合物因混入工厂的废水中而被排入大海。这些甲基汞渐渐浓缩到大海中的鱼类、贝类体内,当地居民食用这些鱼类、贝类后所引发的疾病便是水俣病。

  因此,水俣病不是通过空气或食物传染的疾病,也不是遗传性疾病,而是环境污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截至2016年1月,日本被认定的患者人数合计达2278人。这一由环境污染而引起的疾病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如此深刻的影响,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公害”。

  水俣病的主要症状是:手脚感觉障碍、运动失调、视野变窄、听力障碍、平衡机能障碍、言语障碍、手脚颤抖、眼球运动障碍等。轻症患者会出现头痛、容易疲劳、味觉迟钝等与其他疾病难以相区别的症状; 重症患者还会出现类似发狂、意识不清的症状,甚至死亡。

  被怪病改写的人

  “如果当时没有吃鱼的话……”怀着孩子的时候,清子每天都会吃当地的鱼料理。如今,每当清子回忆起来,都是深深的后悔。清子的孩子达纯出生于水俣市北边的熊本县芦北町渔村,她所在的整个家族里有超过20人被确认为水俣病。

  达纯出生3个月后,她的脖子仍无法直立。清子背着处于痉挛状态的达纯,在山道上走了一个半小时后,终于到达了医院。最终,达纯被确诊为脑性小儿麻痹症。达纯6岁时,渐渐可以动、可以笑了,但不能像普通小孩一样去上学。

  20岁以后,达纯的病情逐渐恶化,经常出现抽筋、痉挛症状,腰部和腹部的剧痛则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她,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她都是在床上度过的。

  10年前的一天晚上,达纯打算去卫生间,但因为腿抽筋而无法活动,最终在毛毯上失禁。她的身体因寒冷而不停颤抖,在蒙蒙昽昽的意识中,她拼命地用毛巾擦拭着毛毯。

  清子觉察到达纯的异常,立刻叫了救护车。在照顾女儿的过程中,清子有一种强烈的倦怠感,自己好像每天都生活在漫长又黑暗的隧道中。“我逐渐衰老,而孩子的症状却越来越严重。要是我走不动了,谁来握住达纯的手呢?我希望能活得长一点儿来照看我的孩子,哪怕多活一天也好。”清子说。

  明水园是水俣病患者常去的疗养之地。达纯常常站在高台上眺望不知火海(又称八代海,因海上经常出现不明火光而得名)。7年前,达纯开始利用这里的疗养设施,每个月有近一半时间都在这里度过。

  她说:“如、如果突然倒、倒下的话,在明水园会、会比较、放、放心。”口齿不清是水俣病的典型症状。熊本县发生大地震后,达纯因担心余震发生,在明水园呆的时间明显变长。

  除了忍受疾病带来的疼痛,水俣病患者还承受着外界异样的眼光。杉本雄出生于1939年。当水俣病被误认为是奇病的时候,他见到过无数在死因尚未查明时就被埋葬的人。

  水俣病患者及其家人会被当成传染病源,邻居们都不敢靠近。杉本雄的岳母便因此而被迫离开生活了多年的村子。家畜被杀,拉船的绳索被切断,他们饱受歧视。更让杉本雄难以忘记的是,商店店主因担心收钱也会被传染,便拒绝将大米卖给他们。因为无法忍受这一切,杉本雄和妻子曾想过自杀。

  出生于水俣湾南部一个村落的上野英子也有着类似的遭遇。1956年,身为渔民的父亲突然发病并于次年去世。1958年,上野在结婚后第三年怀了自己的孩子。还没来得及高兴,她的丈夫突然发病,仅13天后便离开人世。

  为丈夫办完葬礼第六天,上野的女儿出生了。孩子出生不久,便出现了手脚抽筋的症状,而且脖子也无法挺直。由于发生了一连串的奇病,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上野。

  最终,上野的女儿在什么也不懂的年龄,甚至还没来得及埋怨周遭的歧视就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背着因被解剖而变轻的女儿,上野回到家中。每当回想起那时所受到的歧视和周围人冷淡的态度,上野的眼泪就会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怪病患者的反抗

  让水俣病患者寒心的是,氮工厂对待患者的态度及当地政府对氮工厂的袒护。杉本雄回忆,当时,水俣市是氮工厂附属的一个城镇,将氮工厂当作敌人的他们,自然就成为整个水俣市市民的敌人。

  1959年11月25日,水俣奇病灾民互助会成立。该互助会是对1957年8月1日结成的水俣病患者家庭互助会的改称。该互助会要求氮工厂对每位患者提供300万日元的补偿,总计2亿2400万日元。当时,氮工厂以水银污染和工厂废水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为由,没有对此要求进行任何回复。

  此外,该互助会于1959年12月1日向县长申请对患者予以补偿并要求政府做出合理解释。1959年12月12日,政府发表了《渔业纷争调停中添加患者补偿》 的声明。

  在之后的调停中,患者和氮工厂双方在年金金额和交付方式等方面出现分歧。事实上,互助会内部也出现了不同意见。1959年12月30日,经过水俣市市长等人的调解,最终患者签署了《赔偿金契约》。

  然而,在1973年的第一次水俣病诉讼中,该契约因被认为违反公共秩序而宣布无效。

  桥口三郎回忆道:“我站出来与政府进行交涉。但是,政府的政策都是一些抛弃患者的方案,这引起了受害者的强烈不满。1980年,为了救济受害者并让政府和氮工厂承担相关责任,引发了第三次水俣病诉讼。”他介绍,这个官司的过程非常坎坷,其间借助了很多人的力量。他们确信,通过这些斗争挽回了水俣病患者的尊严。

  1996年,经过16年的奋斗,最终以政府出面和解的形式终结了这场诉讼。以当时的村山富市首相道歉作为先例,改变了政府一直以来抛弃患者的政策。当时的和解条件虽有些不充分,但是救济了1万多名受害者。

  反思带来 《水俣公约》

  经历了水俣病的水俣市民,希望用这些血与泪的教训向全人类敲响警钟。如今,水俣地区的污染区域已经得到了填埋,鱼类、贝类的安全性也得到了确认。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对各个方面进行了改善,努力使水俣市恢复到昔日的美好景象。

  水俣市从1992年6月29日起承担环境保护和再生的责任,并将水俣病当作教训,对与之有关的活动予以支持; 还将振兴调查研究作为目的,以国内和东南亚为研究对象而创设了环境水俣奖。

  1993年1月,为了将从水俣病中所得到的宝贵教训告诉全人类,水俣病资料馆建立。1993年8月,水俣市开始施行垃圾分类收集制度,并从2000年开始对垃圾进行了24种分类,彻底实施垃圾的资源化以及再利用。

  1999年,以吉井正澄为代表的30人代表团出席了在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召开的环保讨论会。会议期间,他们以宣传水俣市为目的开展了“水俣病环境问题讨论会”和“水俣病资料展”。

  2013年1月19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持召开的有关汞问题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通过了由日本政府代表所提出的公约提案。以日本的岸田外务大臣为首,92个国家的代表在该公约上署名。同年10月7日至11日,《关于汞的水俣公约》 外交全权代表大会在熊本县召开。石原环境大臣担任会议议长,《关于汞的水俣公约》 及外交全权代表大会的最终议定书在大会上得以全票通过。

  从汞的最初采掘开始,精制、制造过程中汞的使用,汞及汞添加制品的进出口,到含有汞的废弃物被排放到大气、水、土壤中为止,《水俣公约》都作出了相关规定。

  当前,汞污染的治理已经列入我国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根据这一规划,国家明确要求加强汞污染控制。根据环保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公告,自2017年8月16日起,禁止开采新的原生汞矿,各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停止颁发新的汞矿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从2032年8月16日起,全面禁止原生汞矿开采。

  (来源: 《法律与生活》 杂志)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文萃 B06 《水俣公约》诞生背后的故事 2018-01-26 2 2018年01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