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专家坐堂

网恋须谨慎 小心骗财又骗色

2018年01月30日 B05 :专家坐堂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3916

  资料图片

  □见习记者 董菁琳 通讯员 刘晓曦

  网恋已经不是新奇事了,但是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当交往对象的身份、品行、职业、年龄等都无法确认,就开始付出真心与钱财,往往会“人财两空”。

  本期专家坐堂,邀请宝山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分析承办的几起“伤心伤财”网恋案子,以此提醒大家:网恋一定要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和真实情况,避免资金往来,必要时可向警方求助,以免上当受骗。

  【案例1】

  自称是某公司CEO  

  向女朋友借款14万

  2016年7月,小馨在豆瓣网上结识王杰,王杰自称香港人,是一家互联网公司CEO,有一辆保时捷汽车,英文名ANDY。小馨通过聊天与王杰发展成了情侣关系。

  2016年8月,王杰以经营的公司涉及工程款需要借款2万元为由,向小馨借钱。于是小馨将一块卡地亚蓝气球手表抵押至小额贷款公司,将到手的1万3千元现金交给王杰。过了几天,王杰又向小馨提出借款3万元,小馨用身份证通过小额贷款公司借款5万元,其中将3万元现金给王杰,剩下的2万元去赎回之前抵押的手表。

  9月8日,王杰发微信给小馨,说自己要出去躲债了,又向小馨借款20万元。9月9日,小馨通过另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借款30万元,但实际到手15万元,小馨将5万元还给之前的小额贷款公司,剩下的10万元现金给了王杰,并要求王杰填写一张11万元的借条,约定2016年12月31日之前还清。

  9月中旬,王杰联系小馨说要去融资,11月19至20日之间能拿到钱,这个日期前,小馨每月8日要去小额贷款公司还款19600元。但到了11月20日,王杰说工程失败了。到了12月后,王杰提出要和小馨结婚,通过结婚从小馨家里弄点钱,把他在外面欠的钱填上。12月8日,王杰又开始找小馨借钱,这时小馨觉得他可能是骗子,便想报案。截至报案时,王杰从小馨处总共拿到现金14.3万元。

  宝山检察院认为,被告人王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的手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以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日前,宝山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王杰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万元,并责令被告人王杰退赔被害人小馨的损失。

  【检察官说法】

  近几年来,网恋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交友形式,很多人沉溺于网络创造出的虚拟感与新鲜感,但是网恋却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往往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引发不安全因素。

  本案中的小馨就是因为在网恋和交往过程中,不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却倾情付出,最终损失了金钱又伤了心。因此,网恋需谨慎,就算身处一段甜蜜的恋爱时,同样也需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能轻易相信对方口中描述的个人情况,一段靠谱的感情需要时间的检验,因此在确悉实际情况前,最好避免一切的金钱往来,就算成为“男女朋友”也应当“明算账”,切不可盲目付出所有。

  【案例2】

  “糖衣炮弹”勿当真

  内部机票切不可信

  2016年12月份,张青树通过网络认识了小萍,并互相加了微信。张青树向小萍谎称自己叫张树、离婚、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上班,以此博得小萍好感。

  在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张青树告诉小萍想和她谈朋友。过了一段时间后,张青树问小萍有没有朋友要买飞机票,他说自己是在国航上班的可以拿到内部票,价钱比外面的都便宜。随后张青树就和小萍说让她在她的朋友圈子里面问问看有没有人需要飞机票,如果小萍的朋友买票了张青树也可以给她一些回扣,一开始小萍并没有答应。但是后来在张青树的一再要求下,小萍就找到同学小谈,恰好小谈要去墨尔本,于是通过微信转了4000  元人民币给小萍,小萍先转了2000给张青树的微信号作为定金,后来又转了1600元给他,剩下400元张青树说作为回扣给小萍。

  之后,小谈又想通过张青树给自己儿子也订一张便宜的内部票。就这样,小萍先后通过微信转给张青树2000元、1600元、2800元、2300元帮小谈订票。但给了钱后张青树一直未能出票,小萍就要求退钱,可张青树一直推脱,小萍遂报警。

  宝山区检察院认为,被告人张青树以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以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日前,宝山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张青树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同时退赔被害人损失。

  【检察官说法】

  通过网上交友的确是如今热门的一种社交方式,但是面对电脑里那个一无所知的人,切忌被对方抛出的“糖衣炮弹”所迷惑。诈骗者多通过相亲网站、手机软件结识异性,谎称自己是某大型企业的员工,利用虚假照片或信息取得对方信任,表现出对对方的好感,承诺一起投资或销售特价产品来赚取利润,从而骗取受害者的钱财。

  本案中的小萍就是被诈骗者的追求迷惑了头脑,然后轻信了诈骗者能提供所谓的内部特价机票,因此落入了他的圈套,同时也把自己的朋友拉了下水。检察官提醒公众,不要相信网友说的所谓“内部消息”或“内部资源”可以赚取利润或差价的噱头,对于炫耀自身投资或买卖利润丰厚的网友需要提高警惕。

  【案例3】

  谎称开“蔬菜基地”

  骗取女朋友29万元

  2017年3月,小美向宝山公安分局淞南派出所报案,称其于2015年1月通过微信聊天结识成晨并确立恋爱关系,2015年3至6月间成晨以自己在崇明开设蔬菜基地需要资金为名,从小美处骗走人民币共计29万余元。

  2015年1月份,小美通过微信聊天认识了一个叫成晨的男子,两人在微信上聊了2个月,因为相互之间聊的蛮开心,到2015年3月底两人就见面了。这期间小美正在和老公闹离婚,成晨也谎称自己刚和女朋友分手(实际已婚),于是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谈了一段时间后,成晨说他在崇明搞了一个蔬菜基地,需要资金,成晨叫小美借点钱让他把基地搞大,当时因为两人聊了有3个月时间,小美已经十分相信他,因此在2015年4月,小美转账给成晨10万元。

  又过了一段时间,成晨说资金还不够,于是小美又在2015年6月分别转账给他19万余元,总计大约29万元。2015年7月小美再联系成晨时,发现他不接电话,后来电话都停机了。再后来小美听说他根本没有在崇明开过蔬菜基地,感觉自己被骗,遂报警。

  宝山检察院认为,被告人成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钱款,数额巨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以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日前,宝山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成晨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同时将扣押在案的赃款依法发还被害人。

  【检察官说法】

  网恋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因此诈骗者往往把握住一些人的心态,在了解到他们现实生活中感情不顺利后,就在网上对其嘘寒问暖,关心备至,从而一步步获取对方的信任。在对方相信自己之后,就开始以投资或理财为名,骗取对方大量的金钱,造成受害人的巨大损失。

  本案中的小美就是在网上找寻情感寄托的过程中,过于信任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人,从而上当受骗。检察官提醒大家,遇到非常热情或者联系时间不长就主动要求确立恋爱关系的人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被甜言蜜语冲昏了头脑,不要轻信任何以投资理财为名的借款,即使两人见面和确立关系后,也应对金钱往来的事格外小心。网恋不易,且行且当心!

  【案例4】

  女友回老家找“补缺”

  骗取信用卡用于挥霍

  2016年6月的一天,小玉到大华新村派出所报案,称其于2015年5月通过“陌陌”软件结识了一名叫“王毅”的男子。该男子自称是宝山区大场镇本地人,在宝山区华灵路有房产,随后其对小玉展开追求,并让小玉与其一起同居在一处公寓内。该男子以做生意为名,骗取小玉的花旗银行信用卡和招商银行信用卡,恶意刷取卡内金额4.5万元。随后小玉多次联系王毅,但他再也不接小玉电话,后小玉发现该男子真实姓名不叫“王毅”,也不是上海本地人,遂知被骗并报警。

  原来,王毅有一个女朋友叫小梦,两人当时一起同居在一处公寓里。后来,小梦要回老家一段时间,于是王毅通过“陌陌”软件结识了小玉。通过聊天王毅发现小玉很想谈恋爱,于是王毅假意追求小玉,小玉就接受了王毅的追求。接下来的10天里,两人就在那处公寓里同居了。

  这段时间里,王毅骗小玉说需要一点钱周转生意,让小玉把信用卡借他用一下,用完会把钱和卡一起还给小玉。小玉二话不说,给了王毅一张花旗银行信用卡和一张招商银行信用卡,并告诉了王毅密码。就这样,王毅拿着小玉的卡在外面四处消费,还给他女朋友小梦买了东西。其中大部分的钱,都是王毅联合公寓附近的一家百货店,给他们一些手续费进行套现,前前后后总共花费4万多元。

  到了信用卡的还款日,小玉打电话让王毅还掉信用卡刷掉的钱。但事实上,王毅当时根本没有钱,他把小玉的电话拉黑了。这时小玉才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于是报警。

  宝山检察院认为,被告人王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用他人信用卡,数额较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以信用卡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日前,宝山区人民法院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王毅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5万元。

  【检察官说法】

  网上交友的确是一种认识新朋友的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网络媒介都是值得相信的。一些交友网站只需提供照片,个人撰写资料与信息就可注册成为会员,但是这些信息都并未经过审核,无法确定其真实可靠性。骗子往往凭借杜撰一些华丽的个人信息,如出色的外表,雄厚的财力来吸引受害者上当受骗。

  本案中的小玉在不知道对方感情状况和收状况的情况下,就和对方同居并出借信用卡,最后伤了心又伤了财。检察官提醒大家,如果网恋一定要认准专业机构,在获悉对方一切经认证的个人信息后,才可进一步了解,同时自己的信用卡一定不要出借他人使用。千万不要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盲目付出,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专家坐堂 B05 网恋须谨慎 小心骗财又骗色 2018-01-30 2 2018年01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