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
昨天是戊戌新春首个工作日,上海宣布,3月1日起正式施行《进一步深化本市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实施办法》 及实施细则,优化营商环境。
据昨天下午召开的市政府专题会议透露,3月1日起,上海对社会投资项目不再“一刀切”,而是按照工业项目、小型项目、其他社会投资项目分类,从取得土地到获取施工许可证,政府审批时间原则上分别不超过15个、35个、48个工作日,相比原先105个工作日大幅缩短。优化现有审批流程后,企业可实现“一事不两跑、一事不两批”。
《世界银行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指出,上海施工许可全过程审批涉及23个环节,存在“部门多、环节多、要求多、时间长”等问题。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会同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等部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营商环境,通过采取“流程再造、分类审批、提前介入、告知承诺、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等举措,进一步整合审批资源、提高审批效率、降低审批成本,实现社会投资项目开工之前的审批流程优化。
据市住建委负责人介绍,改革后,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重大公共利益和技术特别复杂等项目外,全市社会投资项目按照“工业项目”(指104个规划产业区块内的工业项目,易燃易爆等特殊工业项目除外)、“小型项目”(指建筑面积不大于5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功能单一、技术要求简单的建设项目)、“其他社会投资项目”划分为三类,从取得土地后到获取施工许可证(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的改建、扩建项目从获得规划设计条件后到获取施工许可证),政府审批时间原则上分别不超过15个、35个、48个工作日。
《办法》 施行后,企业可直接感受到哪些变化?首先是审批流程大幅简化。
市住建委负责人介绍,此次新政,按照“该放的权要放得更彻底、更到位,以事中事后监管为原则,事前审批为特例”,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取消原有的总体设计文件征询,将项目开工前涉及到的全部审批、征询事项整合归并为设计方案审核和施工许可两个主要环节,并确保“两个环节以外无审批”。
减审批、并环节、优流程、压时间……尽最大可能简政放权的同时,全流程一站式的服务也得同步跟上,切实增强办事企业的获得感。
《办法》 进一步明确了各审批部门需要提供技术咨询和办事咨询,要求建立并完善咨询服务机制,公开咨询目录和办事指南,限时办理咨询事项。同时,各区和管委会要积极探索新型的项目服务方式,设立统一的综合咨询服务专窗,实行专人咨询服务,把“坐等企业来”转变为“服务到项目”。上海还将大力鼓励培育第三方全过程咨询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市场化、专业化的咨询服务。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