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大墙故事

一封感谢信背后的生死时速

2018年02月23日 B03 :大墙故事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2823

  医务人员在为服刑人员检查身体 赵志成 摄

  这是一次生死时速的抢救 资料图片

  □法治报记者 金豪 法治报通讯员 刘贺山 湛吉飞

  “我想表达我们全家对白茅岭监狱的领导和为张嘉雄救治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警官的感谢。张嘉雄作为一名服刑人员在监狱服刑,警官没有因为他是一名服刑人员而忽视他。相反,在生活上你们给了他最好的关心和帮助,监狱警官用行动真正体现了公正执法的榜样,体现了社会的正能量。你们用实际行动让我们老百姓获知了什么是上海监狱的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今后我一定会督促张嘉雄以实际行动好好踏实改造,回报警官的付出。”这是服刑人员张嘉雄的家属写给监狱管理局领导的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透出了对白茅岭监狱文明执法的感激之情。而这封信的背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抢救。

  抓住转瞬即逝的细节

  2017年冬天,因为气温变化的影响,白茅岭监狱里心脑血管疾病的服刑人员又一次成为干警们重点关注的对象。监狱按照往年的惯例,在气温骤降的时候及时制定预案,组织医务人员为全体服刑人员测量血压,深入排查心脑血管异常的服刑人员并加强关注。

  57岁的服刑人员张嘉雄在白茅岭监狱一监区服刑以来,因为违纪受过警告处分,还进过严管监区,他有着25年的吸毒史和10年的高血压史,恐怕他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血压不稳定被监狱医务所留观了,也正是这一次次经历,让他终于开始珍惜生命、爱惜身体。

  12月26日下午,当在车间巡视的监区干警发现张嘉雄脸色异常时,他本人并没有察觉出有什么不良反应,还重申自己已经服用过降压药,并无大碍。

  可是,张嘉雄的话并没有让干警放松警惕,细心的干警觉得这个季节气温多变,极容易引发高血压病症,因此对具有心脑血管隐患的服刑人员高度关注。此时,张嘉雄的脸色实在特别难看,干警便不敢有半点马虎,立即做出了向监区报告的决定,并带领张嘉雄前往监狱医务所就诊。

  在监狱的医务所内,医生余世友对比着张嘉雄的病历,听着他对近阶段自身感受的描述,觉得应该先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余世友眼前瞬间闪过的S-T  波段的一个微小的波动引起了他的注意,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是余世友立即紧张了起来,当即对张嘉雄的主管警官说:“这很有可能是V2异常,也就是心肌梗死的前兆。”

  余世友和张嘉雄的主管警官都深深地知道这个细节如果不加以重视的话,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为了保证检查结果准确,余世友医生决定利用另一台心电图机做第二次检查,而再次检查的结果仍为异常。余世友医生立刻向正在参加监狱犯情分析会的医务所所长徐结桂汇报了情况,徐结桂所长听到余世友的汇报之后,立即从分析会上赶到了医务所,并亲自为张嘉雄作了一次心电图检查。

  没过多少时间,检查结果出来了,对比了三张检查结果之后,徐结桂所长立刻监狱领导作了情况汇报并着手准备将张嘉雄转院。

  生命至上 与时间赛跑

  时间就是生命,张嘉雄的病情刻不容缓,哪怕他身份有些特别,但同样是耽误不得。针对张嘉雄的检查结果,监狱方面没有任何疏忽,立即启动了服刑人员就诊绿色通道,火速派遣监区领导和医务人员。监狱车队接到指示后反应迅速,第一时间派出警车。飞奔在皖南崎岖多变的丘陵公路上,搭载张嘉雄的警车仅仅用了27分钟就到达了广德县人民医院。

  到了广德县医院之后,医院的医生通过CT检查、血检结果,进一步确定了监狱医务所医生的判断。主治医生一边为张嘉雄安排挂溶栓药水,一边感叹道:“你们送来得太及时了,要是再晚一点恐怕就什么都来不及了。”为了让张嘉雄得到更好的治疗,医生还建议监狱要将病人转至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做血管冠状动脉造影。

  此时已经是晚上18时30分,夜色降临,如果转院,既要保障救急速度,又要保障路途安全,任务十分艰巨。监狱结合医生的建议,果断联系了地处浙江湖州的解放军第九八医院,商量妥当之后,决定将张嘉雄送往该医院继续救治。转运途中,监狱领导与九八医院紧密沟通,随车的医务人员和干警也是精神高度紧张,密切关注着张嘉雄的情况,如果在转运途中出现什么紧急情况,他们将随时准备部署抢救措施。

  19时55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波,载着服刑人员张嘉雄的急救车在黑暗中跨过浙皖省界,终于到达了九八医院大院内。此时,医院的医务人员早已在急诊科待命,看到急救车到达,医务人员立即开始组织抢救。

  经检查诊断,张嘉雄因在广德县人民医院注输过溶栓药物,此时心电图显示病情已发生变化,排除心脏梗死病症,确诊其为变异性心绞痛,应及时做血管造影。“这个病很不容易被发现,你们送得很及时。”医生告诉监狱干警,“要根据实际状况,可能需要做介入治疗,也就是在血管中安装支架。”

  彰显以人为本的关怀

  28日16时,张嘉雄被推进了手术室,干警在术前与张嘉雄的家属电话取得了联系。

  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张嘉雄的家属们在电话中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我们真的万分感谢你们救了他一命,如果需要安放支架,一切费用由我们家属承担,手术如果出现意外,后果也由我们承担,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当干警在手术前告知张嘉雄手术风险后,病床上的张嘉雄沉默了一会儿,就向干警借了纸和笔,毫不犹豫地写下了一句话:本人已获知手术一切风险,如术中发生一切意外,本人自己负责,与监狱、医院无关。写完这句话,张嘉雄还真诚地对身边的干警说,“警官,我如果在手术中有任何情况,都是我自己的事,我不能害你们。”

  这几行字和几句话,放在以前,张嘉雄肯定说不出来,但是从在白茅岭监狱发现病情,到被送到广德县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再到因为病情需要被送到九八医院,干警们无私的奉献以及医务人员尽心尽责的工作深深地打动了张嘉雄。

  同时,张嘉雄写下的几行字和说的几句话也温暖着那些奔跑在黑暗和山丘中的干警,他们的付出还是值得的。

  截至28日17时30分左右,张嘉雄的手术完成得十分成功。无论是张嘉雄本人,还是医院和监狱,都终于完成了这一场和时间的赛跑,从死神手中拉回了一条生命。

  从服刑人员张嘉雄转院就诊到出院回到监狱,这一过程监狱的领导都是高度关注,亲自指示,一监区与相关科室也是通力合作,干警们先后几次奔跑在黑夜和山丘之中,昼夜不停地奋战四天四夜近90小时。这一次的生死时速,白茅岭监狱共出动了警力70余人次,每一个干警在这一过程中都是一丝不苟,高度配合,全力协助医院确保服刑人员的生命安全。

  “你们休息一会儿吧!”张嘉雄看到身边的干警们忙里忙外,激动的说道,“谢谢你们救了我,要不是你们,我可能早已没命了。”

  近年来,在局党委的关心支持下,白茅岭监狱医务干警力量得到了充实,医疗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就在去年,监狱医务所标准化建设还成功通过了上海市卫计委的评估验收,加之监狱与广德、郎溪、湖州等周边地区联系共建,全面开辟了服刑人员急重症救治的绿色通道,目前监狱服刑人员就诊已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监狱、急症及时抢救、重病初步控制”的目标,为服刑人员疾病救治提供了可靠的医疗保障体系,在物化的刑罚执行工作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文中服刑人员为化名)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大墙故事 B03 一封感谢信背后的生死时速 2018-02-23 2 2018年02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