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非常阅读

直击中国社会发展之痛

2018年02月28日 B02 :非常阅读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2103

  《〈焦点访谈〉里的焦点》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8年1月

  目录

  1994年

  触目惊心假发票

  让棉花不再沉重

  收购季节访棉区

  惜哉文化

  1995年

  雄县追车记

  难圆绿色梦

  无法掩盖的罪恶

  半个世纪的阴影

  仓储粮是怎样损失的

  1996年

  历史不能游戏

  义务教育何出高价

  似是而非看“义诊”

  收棉时节再访黄梅

  “信息茶”探秘

  巨额粮款化为水

  1997年

  追踪假大豆

  消费者不是弱者

  “罚”要依法

  法律岂是儿戏

  1998年

  药品过期 良心变质

  十年汇款何时到手

  民航机场盼净空

  没电盼电 有电怕电

  “形式”逼人

  账上竟能长庄稼

  收粮不能入私仓

  粮食“满仓”的真相

  “君子”爱财 取之无道

  1999年

  让人糊涂的明白卡

  政绩出了“羊相”

  “走私货”的背后

  转包造成隐患

  久拖未决的扣车案

  吉烟现象

  黑心赚黑钱 石粉充豆粉

  2000年

  失效的房产证

  为达标出妙招

  主任改风水 职工喝西风

  肆意排毒天理难容

  ……

  (后略)

  【编辑推荐】

  ★以时间为纵度,精选历年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新闻作品。

  ★记录了一干在 《焦点访谈》中成长起来的记者故事。

  ★见微知著,数往知来。正是本书以一个特殊视角为史作传的朴素初衷。

  【内容简介】

  《焦点访谈》 自1994年开播以来,以其鲜明的舆论监督特色,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并为人们所关注和喜爱。节目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代表性地刻录下一个巨变时代的前行轨迹。

  本书节选了节目自播出以来具代表性的一段时期里重要的社会事件的报道。在这里,每一期节目各有故事与背景,但连缀起来,却是一段绕不开的有关中国社会发展的集体记忆。光阴荏苒,往日的新闻已成过去时,但《焦点访谈》 里的焦点却并未远去。“环境”“医疗”“腐败”“诚信”依然是社会成长中需要直面的痛点。置身宇下,奔波草野,“用事实说话”,始终有着沉重的意义。

  【作者简介】

  《焦点访谈》 栏目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创办,于1994年4月1日开播。

  节目定位: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开播之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观众的广泛关注。它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以“用事实说话”为创作理念,是中国社会生活中“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的重要窗口。

  【序言】

  作为从业者,《焦点访谈》 最大的吸引力到底是什么?大家爱用的一个词是“感觉”。“感觉”这词的定义很难一言以蔽之。当拿到一个令人兴奋的独家选题线索; 当采访几入绝境时柳暗花明有了突破; 当夜以继日写稿编片熬成内伤终于在最后时限前完成; 当内有猛料的节目通过了层层审看; 当自己做的节目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 当素不相识的人仅仅因为你的工作就对你表示由衷的赞赏和尊重……就是这样的感觉吧。感谢《焦点访谈》,让我们把职业干成了事业,并且从中收获了快乐和尊严。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往事堪回首,惜非少年时。从湍流激荡,到波澜不惊,渐渐地,许多故事已经成为了传说。

  23年间,社会演进日新月异,媒体格局白衣苍狗。对于《焦点访谈》 这样一个老牌栏目来说,足够的时间积淀,让回顾和纪念有了丰厚的内涵和充分的意义。

  今天,再回过头去看《焦点访谈》 播出过的节目,每一期都有各自的故事和背景,把它们连缀起来,俨然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全景画卷。其中,有些焦点已经远去,比如“三提五统”“统购统销”“农业税”“破产下岗”……有些焦点依然是焦点,比如“公权私用”“弄虚作假”“办事难”“环境破坏”……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推进、完善改革鼓与呼,媒体依然任重道远。

  二十余年,八千多期节目刻录下一个巨变时代前行的轨迹,足以唤起一代人珍贵而独特的集体记忆。缘于此,我们整理出版了节目精选集——《〈焦点访谈〉 里的焦点》。见微知著,数往知来,这是本书以一个特殊视角为史作传的朴素初衷。

  《焦点访谈》 开播一周年的特别节目名为《在路上》,记者们乘坐一辆大客车,以行进的视角,用镜头记录下沿途随机遇到的或好或坏的事件,展示真实的社会面貌。我们身处的时代也像一趟车,从不同站点上车的人,看到的景致各不相同。无论是“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还是“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每种变化如时令更替,自有因循。不变的是,历史这趟单行车,将一路向前,不回头。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的意见、要求和呼声是对政府工作最好的批评和监督,有了人民的批评和监督,政府才不敢松懈,才不会犯骄傲自满的错误。”《焦点访谈》 十周年特别节目中如是说。置身宇下,奔波草野,“用事实说话”,把被忽略、被遮蔽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真相公之于众,让社会因此变得更美好。为此,《焦点访谈》 人始终都在努力。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在一位资历尚浅的年轻同事眼中,这份执着与不舍就像一种信仰,传承自栏目生命的基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赵微,《焦点访谈》总制片人,栏目创办者之一)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非常阅读 B02 直击中国社会发展之痛 2018-02-28 2 2018年02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