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李强应勇等代表昨回答中外媒体提问

把长三角建成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

2018年03月07日 A01 :头版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2952

  昨天下午,上海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上海厅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对中外媒体开放。审议发言结束后,上海团代表接受了中外媒体采访 刘歆 摄

  □本报综合报道

  昨天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市委书记李强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代表参加审议并回答了中外媒体的提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上海代表团团长殷一璀主持会议。

  上海代表团副团长沈春耀、廖国勋参加审议。

  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人民日报记者问道,“去年12月,我们注意到李强书记带领上海市代表团去了安徽、浙江、江苏,媒体亲切称之为‘走亲戚’。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率先发展的大文章里,上海怎么谋划推动,下一步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李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地区的发展非常关心和重视,要求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努力促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三省一市的地域面积35.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亿,分别占全国的1/26和1/6,经济总量19.5万亿元,占到全国的近1/4。长三角地区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也占据一席之地,长三角城市群已跻身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内在要求,已经有很好基础,现在就是要顺势而为、乘势而进,以一体化的创新突破,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参与全球合作竞争。

  李强表示,去年12月份,上海市党政代表团赴苏浙皖做了对接。今年初,三省一市进一步做了商议,形成许多共识。总的考虑,就是聚焦五个着力点来推进。一是规划对接。如果各地的规划不协同,很多事项就难以落地,比如断头路就是这个问题。下一步要重点加强规划对接,强化功能布局互动,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二是战略协同。三省一市都承担着一些重大的国家战略和重要的改革举措,比如自贸试验区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等。我们将共同推进试点,共享改革成果,放大改革创新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三是专题合作。长三角已有交通、产业、科技、环保等12个方面的专题合作,要聚焦各方关注的问题,提升专题合作质量,比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便利化等。我们将深化研究,明确措施,积极推进。四是市场统一。更加注重运用市场的力量,进一步消除市场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共建一批开放性的合作平台,在更大范围内推动资源整合、一体化共享。五是机制完善。在已形成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三级运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常态长效体制机制,配强专业力量。

  李强指出,近期重点是抓好三件事。一是成立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目前已经组建,三省一市派出的人员已经到位,办公地点放在上海。二是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时间表和路线图,把规划的事项一件一件落下去,争取每年都有实质性突破。三是开好主要领导座谈会。上半年将在上海举行,我们正抓紧前期准备工作,把一体化发展中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列出来,在这次会议上商量透,真正体现整体谋划、务实推进。我们将通过三省一市的共同努力,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让政务服务更便利

  中央电视台记者问道,“这几年上海积极推行 ‘互联网+政务’,让数据多跑腿,百姓少跑路。接下来,上海政府有什么新举措?另外,总理在 《政府工作报告》 中提到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目前进展如何?”

  应勇表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上海已初步形成“全网通办、全市通办、全域共享”的格局。目前,全市220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已实现网上预约办事,161项涉民生服务事项已实现全市通办,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今年,上海要加快建设整体协同、高效运行、精准服务、科学管理的智慧政府,让政府管理更智能,让政务服务更便利。智慧政府建设的基础是组建上海市大数据中心,让包括政务信息在内的各类信息数据汇集互联和共享应用,让分散、孤立的数据成为汇集综合的数据,使管理的数据成为应用的数据,加快实现以政府部门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智慧政府建设的载体是加快建成“上海政务一网通办”的总门户。对面向市场主体和市民的所有服务事项,都要逐步实现一网受理、全网协同和全市通办,逐步做到集成服务、只跑一次、一次办成。关键词之一是“一”,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关键词之二是“通”,协同服务、一网通办、全市通办,让市场主体和市民办事更便利,市场主体更添活力。

  应勇表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国向世界开放市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举措。去年,国家建立了筹委会,商务部建立了进口博览局。上海也建立了16个服务保障专项工作组。目前,博览会和“虹桥国际贸易论坛”等筹办工作顺利推进。进口博览会将有60个左右的国家参加国家展,其中12个为主宾国。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包括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在内的1000多家企业报名参展,已签约展览面积5万多平方米。境外组展机构申请展览面积6万多平方米。和博览会配套的线上与线下、综合与专业相结合的“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已启动建设,还组建了大型综合贸易商、零售商、跨境电商和展示展销平台等四大采购商联盟,加大采购力度,让更多外国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进口博览会还是今年中国的四场主场外交之一,上海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举全市之力办成国际一流的博览会。同时,与会展、商贸、旅游、文化等联动,进一步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我要为上海购物打个广告:要购物,到上海!

  信息时代别让老年人“掉队”

  “改善民生,为人民谋幸福,除了关注那些轰轰烈烈的改革大事,也不能忽略城市街坊里的鸡毛蒜皮。”“小巷总理”朱国萍代表则道出了信息时代老年人的一些尴尬事:“打车,不会用打车软件,站在马路边上老半天都打不到车,只能干着急。”

  “智能家电操作复杂,功能繁多,放在家里基本成了摆设。”

  “最要命的是去医院看病,不会网上预约,专家门诊基本没戏。即便是打电话让子女帮忙,好不容易到了医院,还被告知必须出示预约者本人手机。子女那么忙,怎么可能把手机贡献出一整天给老人看病?”

  朱国萍说,智能化新设备越来越多,给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老人出了不小的难题,她说,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市面上不断推出新的高科技,要么没人教,要么搞不懂,要么学不会。“信息化时代不应将老年人们抛弃。”她呼吁,要进行适老化的开发,照顾老年人的习惯和感受,不让老年人在智能化的时代“掉了队”。

  第三架国产大飞机年底前首飞

  全国人大代表、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则透露,目前第一架飞机正在测定不同飞行的影响载荷。第二架飞机也在上海进行改装,预计4月份会到山东东营进行试飞。

  这两架飞机会进行一部分系统试验,将来还会到最寒冷的地方、最热的地方等各种严酷的环境下进行试飞。第三架飞机预计年底前在浦东机场新建的第五跑道进行首飞。“我们总共有六架飞机参与试飞,还要完成极限载荷的试验。”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 把长三角建成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 2018-03-07 2 2018年03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