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特派记者 陈颖婷 北京报道
政务网站数据不畅,如何打通堵点痛点?财政转移支付怎么样更科学?昨天,上海代表团在分组审议中,围绕计划、预算报告中的各种细节展开审议。
全国人大代表杲云表示,整个计划报告很好地坚持了稳中求进工作的主基调,坚持以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17年的经济社会主要目标任务。
但杲云在计划和预算报告中发现了一些他认为有待改进之处。他表示,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尤其是对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给予关注。他说:“总体上我国企业利润效益有了明显的增长,但是从结构分析来看,更多的利润和效益体现在大型企业上。”对很多的中小企业来说,经营的困难程度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杲云解释,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一些刚性成本支出不断增加,如去年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和物流成本的逐年提升,无形中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负担。另外,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没有有效缓解。所以他希望新的一年更关注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它们在发展中的困难。
杲云还对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建议。从报告上来看,2017年我国在政务信息整合共享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政务信息系统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在局部区域或者重点领域当中,网络不畅、数据不通的现象还有,政务网站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堵点和痛点。杲云表示,去年他专门关注了许多政府网站的运行后发现,真正能够在政务网上办事的情况还是不多。“主要在于政务网站办事流程还不畅,堵点太多,有时候企业和市民在上面办事觉得麻烦,而宁愿选择去现场办理。”杲云建议尽快打通部门之间的业务“壁垒”,使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杲云还指出,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实施更加全面的绩效管理,要让绩效管理涵盖所有的财政资金,并且将其融入到预算的编制执行全过程。“这样才能使得绩效管理更加有效,同时,绩效管理的能力提高后,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更合理的配置,也有利于部门的支出结构更加科学。”杲云说。
全国人大代表徐征对于计划预算报告在这两年的变化深有感触。他说,从2014年开始,财政部对计划预算报告有了“解读版”,这非常有必要。“要使得非专业人士读懂几本厚厚的报表有难度,而通过解读释明,让代表们读懂了报告,审议才更有针对性。”徐征认为,今年的解读更详细,图解更清晰。
他表示,对报告中有关转移支付的事项非常关注。他说,2017年专项转移支付已经缩减到76项,这是财政体制的进步。他认为,专项转移支付尽量合并到一般支付,体现了财政管理体制的成熟。
同时,从报告中也体现出扶贫三大攻坚战。今年的预算支出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1060.95亿元,比2017年增长23.2%。徐征认为,精准扶贫还是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这也是非常必要的。但他建议,对于与扶贫相关的财政专项转移,应当有个后评估机制,将精准扶贫的财政事项进行审计,让代表了解一下,也能让扶贫更为“精准”。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