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燕赵晚报》 报道,晨晨是河北易县某小学3年级的学生,今年9岁,一年多前迷上了王者荣耀、吃鸡等电脑网络游戏。今年春节期间,晨晨用妈妈的手机注册了一个名为“开心每一天”的微信号,用于收姑姑、舅舅、舅妈等亲人的新年红包。
3月6日晨晨开学。下午,担心晨晨乱花钱的妈妈齐女士想看看儿子红包收了多少钱。打开微信钱包查看交易明细后,齐女士脑袋轰的一下大了:儿子偷偷绑定了自己一张平常不用的建行银行卡,并将里面的7000多元几乎挥霍一空!
齐女士发现,这些钱都是在3月4日至5日两天内完成的消费。她焦急地跑到当地银行营业厅打印了消费清单,发现这些钱都是打给快手直播平台的同一个账号。两天内共涉及41笔,其中3月4日从早晨8:27至20:39一天涉及36笔超过了7000元,最多的一笔2178元。下午放学后,齐女士追问儿子才知道,这些钱儿子都用于给快手直播平台的一个网络游戏男主播“打赏礼物”了。齐女士一怒之下痛打了儿子一顿。
质疑:
引诱小学生是否违规
两天涉及41笔,晨晨这些钱到底是怎么花出去的呢?3月10日上午,晨晨给记者详细讲述了给网游男主播“打赏礼物”的过程。
记者发现,打赏礼物分为掌声、啤酒、老铁、万人迷、穿云箭等,图标下分别标注有数目不等的快币。“1快币相当于人民币1毛钱,一个穿云箭需要2888快币。”晨晨给记者解释。
晨晨告诉记者,他玩手机偶然进入了快手直播平台,里面有真人秀、网络游戏等不同类型的直播。一个名叫“骚阳”的网游男主播正在进行游戏直播。他发给自己一个QQ号,要晨晨拜他为师,拜师的代价是要送他3个老铁作为礼物。记者换算发现,3个老铁相当于人民币86.4元。齐女士提供的晨晨聊天截图中,这位男主播两次向晨晨索要礼物。“他在主持播音中不断鼓励我给他送礼物,我并不知道这些礼物到底会花多少钱。”晨晨说。
齐女士提供给记者的“骚阳”的直播画面上打印有“小学生你进来”的诱导性语言。
齐女士给记者提供了这位网游男主播的另外一些截图,其中一位“好好95529”的网友直接留言说:“哥我是小学生。”
“这些网络主播明目张胆诱导小学生消费,难道不违规吗?”齐女士非常气愤。
晨晨告诉记者,自己所在学生宿舍里有10个同学,仅他知道就有6个人玩网络游戏接触直播。
律师:
平台和主播应退钱
齐女士认为,沉浸于网络直播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没有好处。儿子作为未成年人自控力和认知能力欠缺,受到网络直播人员的诱导后,对自己的行为无法进行有效分辨和掌控。因此,快手直播平台应该返还这笔钱。
从3月6日开始,齐女士多次联系快手直播平台进行投诉交涉,他们一直答复让齐女士耐心等待处理结果。3月10日晚上,快手直播平台终于回复齐女士,要求她提供孩子充值打赏的截图、银行卡的流水账单、孩子与家长的身份证明和此消费是无行为能力人进行的相关证明。
齐女士表示,这笔钱并没有全部落入快手直播平台。儿子打赏时,还给另一位名叫“墨羽”的网友打赏过礼物。齐女士向这位网友说明情况后,这位网友表示这些打赏的50%被快手官方拿走,她自己所剩180元通过红包对齐女士及时进行了返还。
河北李俊生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俊生认为,作为一种网络消费行为,在你情我愿的基础上,网络直播“打赏礼物”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网络直播人员设置消费陷阱,诱导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进行消费,且这种消费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明显不相适应,应该视为无效的民事行为,直播平台应该退回不当得利。
同时,获利的快手平台和网游男主播应该共同承担并返还这笔钱。
在这个事件中,由于晨晨属于未成年人,作为其监护人的父母对其行为也应承担监护不力的责任。李主任表示,该所将委派专门律师为齐女士和她的儿子提供法律援助。 (石英杰)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