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现有吸烟者3.16亿,在过去15年间,中国男性40岁到79岁年龄段归因于烟草的死亡比例增加了一倍。
在修订后的 《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施行一周年之际,上海公园从本月起全面控烟。根据相关规定,公园内的管理设施、服务设施、游憩设施等室内场所、室内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事实上,出于公共健康和安全方面的考虑,全球许多城市都已实行严格的控烟条例。他们的控烟之路怎么走?管理有多细?
【加拿大】
餐馆违反禁烟法规
可能收到法院传票
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伦多,不论在全国还是所在的安大略省内,都以“禁烟斗士”的城市形象而闻名。早在1997年,多伦多市政府就试图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在时任市长贺珀励的努力下,多伦多于当年年初通过了在全市餐馆、酒吧和夜店的禁烟条例。不过,当时公众的禁烟意识并不强。一些商家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提出反对,更有人认为此举会影响旅游业的收入而抨击政府的禁烟措施。一片反对声浪中,政府不得不退让,条例实施不到两个月之时,就被叫停。
尽管政府官员更迭,但多伦多控烟“步履不停”。2001年,时任市长拉士曼再次尝试“闯关”,仍然遭到餐饮业的强烈反对。商家认为“烟酒不分家”是长期形成的文化,如果全面禁烟,势必会影响餐馆、酒吧的生意。拉士曼与餐饮业团体多次沟通后决定,多伦多禁烟分两阶段进行:第一步是餐馆及保龄球场禁烟,内部可设吸烟室; 到2004年6月实施第二步,即所有酒吧、桌球室及赛马场均禁烟。
后来,安大略省通过了“禁烟法”。按照规定,从2006年6月1日起,全省禁止在所有工作场所和对公众开放的封闭空间内吸烟。这意味着多伦多给全省做出了榜样,也标志着这个城市的禁烟运动不再“孤单”。
虽然禁烟法例规定餐馆可以自设吸烟房间,但在此之前,经营者必须向多伦多市卫生局及市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申请。卫生局对吸烟室的大小规格有规定,要求该房间必须完全封闭并安装排风设备。与此同时,卫生局广泛告知业主,从业者有义务向客人宣导和执行禁烟令,包括张贴禁烟标志以及不向客人提供烟灰缸等。违规者可能被罚款。
为了加强监督,多伦多设立了专门的禁烟热线,市民可以通过这个电话投诉不遵守法例的餐馆和店家,或询问有关规定。卫生局也会每天派遣几十名执法检查人员在营业时间内,对各家餐馆进行巡视、抽查。经营者首次违反法规可能被处以200加元至5000加元的罚款,多次违反者除罚款之外,还可能收到法院传票。
【美国】
积极推广公共教育
反对吸烟形成共识
纽约是全美禁烟最有成效的大城市之一。当地的禁烟“重拳”包括颁布严格禁烟法规、对香烟课以重税,同时积极推广公共教育,引导公众形成全社会反吸烟的共识。
1988年,纽约出台了 《无烟空气法案》,禁止在公共卫生间和出租车内吸烟。从那以后,这一法案先后修订了三次。2002年的修订增加了禁止在一些室内空间(如餐馆和酒吧)吸烟的规定。2009年再次修订时,规定禁止在医院的地面,以及出入口15英尺以内吸烟。2013年时,纽约把电子烟也进行了等同卷烟的管理,在所有禁止吸烟的地方,同时禁止电子烟。作为配合《无烟空气法案》 的“组合拳”,纽约市议会还于2011年2月22日起把控烟范围延伸至更广的室外公共区域,包括所有市内公园、沙滩以及广场。
控烟法规逐渐细化的十几年间,纽约烟民比例大幅降低。除香烟增税外,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分析认为,烟民减少还与积极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有关。据了解,纽约市政府积极开展公众教育活动,定期公布吸烟与健康调查报告和全市吸烟率统计。
为了让人们直观感受,禁烟电视广告“大胆”展示了吸烟影响肺、动脉和大脑的效果图,阐述吸烟与疾病、死亡的关联,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等。市卫生局还开设戒烟热线,为戒烟提供咨询和免费用品,并且定期派专业人士到中学举办戒烟有关讲座。
民间力量也在推动纽约禁烟中起了重要作用。纽约对在公园等户外公共场所吸烟的行为罚款300美元,但实际上有执法权的只有相关部门的200多名警察,因此,杜绝违规吸烟主要靠自律和亲朋提醒。此外,像美国肺脏协会这样的组织则积极开展活动,提供关于香烟危害的科普知识,提供戒烟咨询,并为如何开展禁烟宣传提供指导。
【法国】
所有高速列车禁烟 警语覆盖烟盒一半
法国现行法律要求咖啡馆和餐馆建立分界清楚的吸烟区和禁烟区。然而,反对者厌烦了这些规定普遍被人们忽视,他们寄希望于彻底的禁烟。当时,雅克·希拉克总统的右翼政府已经承诺通过议会推进一项法令的实施。2006年4月初,健康部长泽维尔·伯特兰证实说一项禁令已在议程中,并且说他希望这一问题“尽快”解决。然而,4月12日,政府对劳动法改革让步后不久,伯特兰先生的表现有了180度的逆转。他不再说吸烟不合法,取而代之的是,他宣布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大量的磋商”。绿色环保团体控告法国总统和政府“为了游说团的愿望而牺牲公众的利益”。
法国国营铁路公司2006年年初宣布,法国所有的客运列车上都禁止吸烟。其实,法国国营铁路公司几年前就开始尝试在一些高速列车上禁止吸烟,从2004年12月12日起,已经禁止在所有高速列车上吸烟,并开始在一些地区间行驶的普通列车上实施禁烟。
从2003年10月1日开始,法国的烟草公司在烟盒上添加新的警示语。如“吸烟致人死亡”这样的警示语,必须至少覆盖烟盒的一面30%的面积,而烟盒的另一面,则是更为具体的警示语,这些警示语必须至少覆盖这一面烟盒40%的面积。烟草制造商可以从一些警示语中挑选出要用的警示语,这些可供挑选的警示语包括:“吸烟造成缓慢而痛苦的死亡”,以及“吸烟减少血液循环并导致虚弱”等等。
2003年7月24日,法国议会批准了一项禁止向16岁以下的儿童销售烟草产品的法案。烟草商一旦被发现向16岁以下的青少年销售卷烟,他们将会被罚款150欧元,这项法案还禁止销售包装不足19支的所谓儿童烟。
【韩国】
烟盒贴上警语标签 说明有害物质含量
2003年1月1日起,韩国政府要求卷烟制造商在烟盒上贴上标签,说明每支卷烟中的焦油和尼古丁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韩国政府对烟草广告、赞助、促销等有比较严格的限制,主要包括:禁止在户外做烟草广告; 禁止使用自动售烟机; 在公共场所设立吸烟与非吸烟区域,如果没有挂吸烟区标志就属于不吸烟区; 文艺体育等知名人士禁止为卷烟作广告; 介绍卷烟品牌1年不能超过60次,每次限定在2页之内; 禁止向青少年(19岁以下)售烟。否则将被罚款1000万韩元或入狱2年。
2005年7月新上市的烟盒正面的警语,与原来的警语相比,更直接地向吸烟者传递了吸烟有害健康的信息。而烟盒背面除了之前的“禁止向19岁以下青少年销售”字样,还加了“向青少年销售卷烟是非法的”的语句,而且语句占到整个烟盒背面面积的25%~30%,使人能够一目了然。根据韩国财政经济部的规定,新的警语将使用2年。
韩国批准联合国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后,烟盒上的警语变得更强硬,并禁止使用有关卷烟轻柔和低焦油等用语。同时,厂商必须在烟盒上标明最终消费地的国名或地区名,防止卷烟的走私和非法生产。
【日本】
售货机识“购烟卡”防止未成年人购烟
在2005年4月份,日本就禁止在电视和户外广告牌上做烟草广告,而从2005年7月1日起,所有的卷烟包装都印制了“吸烟能够导致肺癌,增加心脏病、中风和肺气肿的风险”的警语,替代了“吸烟可能危害健康”的警语。该警语必须占到卷烟正面包装面积的30%。另外,日本烟草在2006年末停止对F1的赞助。
2005年10月,日本烟草研究所宣布,在2008年全国将有62万部自动售烟机改装为能识别“购烟卡”的新型机器,这种新机器上装有只有成年人才能购买的集成电路芯片。该研究所相关人士说,它从2007年底开始接受购卡申请,购卡者须年满20岁(允许吸烟的合法年龄)或20岁以上。
自从日本政府实施了健康促进法以来,在火车、工作场所和其他公共场合都设立了独立的吸烟区。在日本,1/4的成年人是常规烟民,其中43%的男性是烟民。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