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天,空军军官林笠和战友们热热闹闹参加新年会餐。大家端起手中的橙汁,看着部队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酒词”,然后集体干了杯。
在酸甜的橙汁从口而入的那一刻,林笠心中感慨:“部队真的要彻底告别饮酒时代了。”
2017年9月底,中央军委向全军和武警部队印发了《关于严禁违规宴请喝酒问题的规定》 (以下简称 《规定》),列出了关于喝酒的“十一个严禁”,此举被称为解放军史上最严“禁酒令”。
《规定》 下发后,各军兵种闻风而动。陆军下发 《坚决贯彻执行陆军“禁酒令”的意见》,海军制定下发十二条措施,空军要求做到执行“禁酒令”不商量,战略支援部队明确“八个严禁”,武警部队则就“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从严管酒治酒”问题专门下发通知。
如今,最严“禁酒令”已实施半年多,一位军中观察人士告诉本刊:“这次非同小可,是动了真格。如今饮酒等于自毁前途。”
本文作者 孙瑞丽 刘斌
《VISTA看天下》 编辑出版
“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了”
“这次不仅是不让喝酒的问题,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了。”海军驻东南某部干部孙兴告诉本刊,这次禁酒不仅将所有人纳入监督范围,喝酒者被抓时的通报伴随着“降职降衔”的处罚,“还会记入档案,这就意味着,被抓住后,在部队的前途差不多算毁了。”
2017年是军改之年,许多军队单位涉及合并重组,在“最严禁酒令”下发后,部队变动期间一律见不到酒了。
副师职干部李强所在的北京一家军队科研单位,去年被合并到另一个新单位里,“老单位不组织欢送聚餐,接收我们的人也没给我们举行欢迎会。礼堂里开大会倒是有,但无论哪种都成了工作式的沟通,没有餐桌式的沟通了,现在大家都习惯这样了。”
由于本轮“禁酒令”异常严格,哪怕是朋友间的私下聚会也要小心谨慎。李强就透露,他和同事们绝对不会在工作日期间,跑到单位附近的小饭馆吃饭。
“无论喝不喝酒都不去,那样被领导看到了很麻烦,领导对上级也不好交代。”李强说,即便跟朋友吃饭也是选择在周末,“而且要去很远的地方,同事们常去的饭馆都不能去。”
军校队干部郑新发现,自己所在的院校食堂以前周末还有人喝酒,从去年9月份以后,所有的酒精饮料食堂都不卖了。工作日期间,同事之间也不得互相请客吃饭,“中午和晚上更不能喝酒,现在90%以上的人都有这根弦。”
为了加强基层官兵对“禁酒令”的认识,基层部队想出了各种办法。据《人民日报》 报道,武警保定市支队专门制作了“十一个严禁”警示卡,要求官兵时时处处佩戴。海军驻西沙某水警区将违规饮酒的一些典型案例作为反面教材,进行剖析反思。
为了加强对官兵监督,海军驻西沙某水警区设立纪检网上信箱,公开举报电话等。国庆节期间,武汉联勤保障基地纪委和下属5个联勤保障中心纪委分片区、分行业派出20多个明察暗访小组,加强对宴请饮酒的督察。
林笠所在的空军某部,督察组甚至晚上埋伏在大门口墙根处,看叫外卖的新兵会不会夹带酒进来,如果带了,很容易被他们抓住。
“如今,因为它的‘威严’、处罚都很重,大部分士兵从心理上开始‘谈酒色变’。”林笠说,“部队有个行话,‘年头出事儿,一年白干;年尾出事儿,白干一年’。所以大家都绷着那根弦,不去触碰‘高压线’。”
2017年底,林笠所在的部队有新人在部队举行集体婚礼。婚礼上新娘头戴红盖头,身穿中国传统新娘礼服,新郎则着军装站在一侧,整个过程喜庆、庄严。
“但就在那样的场合都没让喝酒,红酒也没喝,因为命令就在那里,只能执行。”林笠告诉本刊。
愈发严厉的“禁酒令”
解放军并不是第一次下达“禁酒令”,在过去十年中,已经有不同军兵种、不同层次的多个“禁酒令”出台。
空军是中国最早推行“禁酒令”的部队。2008年8月1日,空军部队颁布《空军部队从严控制饮酒的规定》。时任空军参谋部部队管理局副局长裴宇飞经历了“禁酒令”整个制定执行过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过去空军部队曾发生过因饮酒引发的事故案件和问题。所以最初制定这个“禁酒令”,是为了防止官兵过度饮酒引发各类危害和事故。
这之后,2008年11月济南军区也下发了《从严控制饮酒的规定》,包括严禁值班、执勤、工作作业时期和担负战备任务期间喝酒,严禁各级工作组到团以下单位喝酒,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辆和操作武器装备。尤为强调,严禁穿军服到地方的各类场所喝酒。
2008年开始的那轮军队禁酒,并未针对公款吃喝等不良作风,其重点在于打击军人工作期间的饮酒行为。直到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后,中央军委发布《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要求在接待工作中不安排宴请、不喝酒。那是全军范围内第一次全面禁酒,并将军中乱用公款吃喝等不良作风进行重点整治。
此后,各军兵种在贯彻中央军委禁酒令的同时,不断加码。2016年4月中旬,空军部队在执行2008年“禁酒令”的基础上,又制定了《从严贯彻执行空军“禁酒令”措施》,此次“禁酒令”明确规定了空军禁止饮酒的时间、地点、场合,并且严格到领导责任上,“单位发生违规饮酒,必须追究领导责任。”
尽管“禁酒令”一轮比一轮严格,部队里酒后事故却没有得到根本杜绝。2015年12月31日,时任国防部新闻局局长杨宇军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向外界通报,“26集团军军长张岩在军部与39集团军的两名老部下喝酒,导致一人死亡”,张岩因此事被撤职。此消息一经披露,引起震动,彼时张岩还是解放军最年轻的军长。
2016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曾报道,空军某部数名干部没有请假便外出聚餐饮酒,结果驾车时发生交通事故。
在部队将近10年,周奇见过几次身边因为喝酒出事的朋友。每次出事,部队内部都伴随一波紧张的“禁酒”。
一年前,周奇所在的部队有几名士官在工作时间开车出去参加酒局,回来的路上发生车祸。根据部队内部通报,此次车祸造成一死二重伤。那次事件之后,周奇所在的部队内部整顿了半年,还制定了针对内部的十二条“禁酒令”。
后来,周奇在部队卫生队还看到了那位因喝酒造成车祸重伤的士官,“当时他已经从医院出来,在卫生队休养。他头上还包着纱布,脖子上也全是伤。虽然行动不便,但还是被人24小时看着,保证他们在视线范围内,等待接受组织处理,这叫行政看管。”部队最终对该名重伤士官的处罚是“降职降衔”。
此次事件发生在“最严禁酒令”之前,若是在之后,周奇认为,“无法想象会是什么后果。”
“实际上不止这些,我认识一个旅里的干部,才50多岁,前段时间就因为喝酒吸烟导致脑梗。这几年,不时有部队的人喝酒出事的消息传出来。”某军事期刊负责人王毅告诉本刊。
军校队干部郑新也告诉本刊,就在“最严禁酒令”发布100天左右,他在周末晚上点名时还闻到了酒味,“我用严厉的语气把区队长叫出来,并让他一定把当晚喝酒的查出来。不查出来区队长站在那儿不能走,后来那位学员主动承认了。”
“对于这样偶尔喝酒但并不严重的学员,第一次先是口头警告,当然也要召开全队的军人大会,当众批评,并让他做检查。如果下次再犯,我们就要对他进行警告处分,处分是要进档案的。”郑新说。
“这次‘禁酒令’ 相当于当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的性质,是军队的规章制度。”国防大学教授李政说,“虽然2008年、2012年都有禁酒令,但这次是一个具体的约束。部队之前饮酒的不正之风,早就该用这种规章制度压一压了。”
禁酒助力军改
军事期刊杂志编辑王毅把部队曾经的酒局分为“功能型”和“狂欢型”。
“2008年8月空军率先禁酒以来,各地方部队也都相继出台了禁酒令。但为何还是屡禁不止呢?就是因为有些酒局是功能性的,有时候,人们通过一个酒局可获得的利益有很多。”王毅说。
在一个有着上下级关系的酒局上,酒实际上代表对权力的服从,“我让你喝几杯你就得喝几杯,如果你连喝酒都不服从我,那你干什么能服从我?它是一种潜在的试剂,也相当于一种权力的符号。”王毅如此总结“功能型”酒局的本质。
而在“狂欢型”酒局上,人们在酒喝到一定程度时,会处于一种半癫狂的状态,人际之间不那么讲究地位,打破平常规则,就更容易坦诚相待。
“就如尼采说的,酒神的狂欢,它暂时可以打破平时戒备森严的等级。”王毅说,“但其实酒在这两种类型的酒局上可以随时角色互换,一方面它证明了权力,一方面它在一种狂欢的状态下又隐退了权力。这也是酒局在等级森严的军人面前的吸引力所在。”
针对此轮“禁酒令”,中国国防报曾刊文《严军纪,让违规宴请喝酒无处遁形》,指出了一些军中喝酒的误区。
文章称,“军人血性是通过思想教育强化、军事训练锤炼、日常养成打造、强军文化培养、制度建设激发出来的,永远不可能在觥筹交错中产生。如果一支军队要靠酒精的麻痹激发出冲锋陷阵的血性,那这支军队注定要吃败仗。”
此次最严“禁酒令”的出台,就是要纠正过去存在于军队中的不良作风。中国国防报的文章强调,有的官兵把酒作为拉关系、办事情、交朋友的“敲门砖”,借酒公关、借酒铺路、借酒传情、借酒谋私; 少数官兵动机不纯,认为平时多在一起吃喝广交朋友,日后有事众人帮助,把吃喝作为一种“长期投资”。
军事专家赵涛对此次“禁酒令”的看法是,这不单纯是为了不让你喝酒,而是酒在长期和平的年代里,已经不起正面的作用了,相反有很多负面的影响,所以该禁。
“以前在战争年代,或者物质非常匮乏的年代里,军队里如果能有一瓶酒,那不得了了。那时酒的度数都很低,喝点让人更兴奋。就跟运动员上赛场一样,给点掌声和欢呼,他们能发挥得更好。但是现在是长期和平的年代,我们的国家慢慢强了、富了,物质生活不是问题,你想喝多少就给你供多少,但问题是它能给你带来什么作用。”赵涛说。
赵涛还表示,禁酒之前,中午喝完酒下午还要工作,“但你喝得脸红脖子粗,对工作有影响,整个人也不是正常的形象和精神状态了。”
面对部队之前的“酒文化”,王毅认为:“禁酒是不能让军人借酒抒情了,那可以用其他代替。禁酒主要是斩断了一些社交,同时也斩断了那些想借酒局拉关系的情况。”
国防大学教授李政也认为酒局容易形成拉帮结派的现象。“我们的军队改革正在一步步推进,努力实现强军梦,所以老这么喝下去,对国防建设、军队建设也都是极大的损害。”李政说。
“我们现在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军队,这也是我们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在赵涛看来,禁酒是加强军队作风建设的一部分,“为了防止喝酒误事的负面情况蔓延,所以就下一道命令,不准工作期间饮酒,这样的话,部队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才能慢慢恢复常态。”
“最严禁酒令背后,是两个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部队更加注重备战打仗,军人要时刻保持清醒状态,二是作风建设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禁酒的一个目的是避免形成各种团团伙伙。”军队期刊编辑王毅强调,“当然还有一个直接作用——方便管理,减少各种与酒相关的事故和腐败。”
(文中除小段外,其他受访者为化名)
军委禁酒令
1、严禁工作日饮酒;
2、严禁在担负值班、执勤、演习和训练时宴请喝酒;
3、严禁在执行抢险救灾、防恐维稳、海外护航、安保警戒等重大
任务期间宴请喝酒;4、严禁在会议、培训、检查、调研时宴请喝酒;
5、严禁在组织庆典庆功、双拥共建、走访慰问、接待老干部等活
动中宴请喝酒;
6、严禁借干部提升调动、专业交流、退休安置、士兵退役、协调
家属就业和子女上学等时机宴请喝酒;
7、严禁在工作(操作)场所、集结宿舍和内部食堂喝酒;
8、严禁领导干部相互宴请喝酒、参与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
请喝酒;
9、严禁免职、离退休领导干部以谋取利益为目的,组织或者参与
军队人员宴请喝酒;
10、严禁接受地方慰问赠酒;
11、严禁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酗酒。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