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法治报通讯员 马超 张硕洋
年近花甲的女子陈珺因吸毒、赌博,欠下巨额债务。四方债权人先后到徐汇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偿还欠款,法院最终判决陈珺偿还四原告共计300余万元债务。
然而,法院判决后,陈珺一开始并没有按判决履行。徐汇法院执行法官沈怡明耐心了解被执行人的相关情况并积极寻求最佳解决办法,最终,陈珺不但连本带息如约偿还了所有欠款,近日,还同家人一起来到徐汇法院为执行法官沈怡明送来了锦旗。
记者获悉此案后,立即对法官沈怡明进行了采访。沈怡明说,能够顺利执结这起案件关键在于不仅要考虑“法律公正”,还要兼顾“社会效果”,让双方当事人从法理、情感上都接受法院的裁决,真正做到“案结事好”。
女子吸毒赌博欠债无力履行
几年前,陈珺因染上吸毒和赌博的恶习,家财散尽。为筹集钱财,在2014年至2015年间,她以做生意、资金周转等理由多次向她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借款,借款金额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由于借来的钱财被用于吸毒和赌博,挥霍一空,陈珺并未按借款时的约定如期还款。四位债权人于2016年1月至8月间,先后诉至法院,要求陈珺偿还欠款。法院经审理,判决陈珺偿还四方原告共计300余万元。
然而,法院判决后,陈珺起初没有按判决履行,并且还因吸毒被送到戒毒所接受强制治疗。案件到了执行阶段,沈怡明按照相关规定,冻结了陈珺的养老金账户,并将其中部分钱款用于偿还其所欠钱款,还查封了其名下的房产,准备启动司法拍卖程序。然而,没过多久,陈珺所在戒毒所民警就联系到沈怡明,并向他反映:陈珺因吸毒、赌博、欠款等问题与家人矛盾和误会较深,丈夫和孩子对她缺乏关心和照顾,因此,养老金账户是她维持在戒毒所内基本生活的唯一经济来源,账户被冻结后,陈珺的生活遇到瓶颈。
一面是合法权益理应得到保障的四位申请执行人,另一面是身陷困境、难以靠微薄养老金偿还欠款的被执行人。摆在沈怡明面前的是一道难题: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既尊重法律判决,又不失人文关怀呢?
法官寻找案件“突破口”
为进一步了解陈珺的现实状况并寻找案件的解决方法,沈怡明专门来到陈珺所在的戒毒所,和她约谈。
一开始见面时,陈珺的情绪比较低落。通过与法官的促膝长谈,她逐渐敞开心扉。陈珺表示,其实自己并非存心不还欠款,而是眼下处境所迫,无法履行,她一再强调自己完全认可法院对她所涉债务纠纷的判决,但目前实在没有能力偿还,恳请法院不要立即将她名下的房产司法拍卖,希望等到自己戒毒期满离开戒毒所后,由她本人亲自将房产卖掉,偿还债务,并且因为延期还款所产生的利息她也会一并还清。
“等我从戒毒所出去了,卖掉房子,一定会还钱的,请你们相信我!”陈珺诚恳地说。
沈怡明认真倾听陈珺的倾诉,并耐心解释:“只要当事人提出合理合法的诉求,法院都会尊重并充分考虑的。”
经过与执行法官的谈话,陈珺的情绪状态有所好转,并坦言“感觉自己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沈怡明及时联系到四方申请执行人,与他们阐明陈珺目前处境及她提出的还款方案,申请执行人都不约而同地表示理解,同意采用这种方式执行。
经过对陈珺在戒毒所内表现的综合评估以及法院合议庭的认真讨论,法院同意陈珺签署书面还款承诺书,并监督其后续守约践诺情况。
被执行人感谢“有温度”执行
几个月后,陈珺戒毒期满,离开戒毒所,并按照承诺书中的条款,卖掉了手中的房产。
获得1000余万元房款后,陈珺连本带息向申请人还清了全部欠款,手中还剩下几百万元余款。
面对这样的结果,陈珺如释重负,感到高兴和满足; 四方申请执行人也按时拿到了钱款,对案件执行结果表示满意。
陈珺坦言,她非常感谢法院对她的信任,“今后我一定会改掉之前的陋习,好好利用手中剩下的钱,堂堂正正地开始新生活。”
此外,令执行法官更加感到欣慰的是,陈珺的债务纠纷案得到妥善处理后,她的家人也重新接纳了她,原本破裂的家庭关系得到了修复。为表示感激之情,陈珺的家人还陪她一起来到徐汇法院给法官送来锦旗。
“法律卫士、社会良心、匡扶正义、为民服务”。
锦旗上金灿灿的16个字,不仅是对执行法官公正办案的赞扬,更是对法院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文中所涉当事人为化名)
【法官说法】
既追求法理公正,又注重人文关怀
徐汇法院执行法官沈怡明坦言:“本案中,陈珺并非对她所欠的债务 ‘不认账’,这种情况下,能引导她主动履行当然是 ‘上策’。对于申请执行人来说,能够分文不差地拿到钱款,其权益得到了充分保障; 对于被执行人来说,不但如约还钱,还因为法院给她主动履行的机会,而能够从容面对新生活,这体现了执行当中的 ‘智慧’ 与 ‘温度’ ——不但追求法理层面上的公正结果,还注重人文关怀层面的社会效果。”
在执行借贷纠纷类案件时,遇到被执行人没有马上履行的情况,首先要及时与被执行人取得联系,了解其真实情况,有的被执行人并非存心不履行,而是生活确实困难,无力履行。这时执行法官就会根据被执行人的主观态度以及客观情况综合评估后再找出最优解决办法。
徐汇法院执行局局长曹庆强调,去年以来,徐汇法院为破解“执行难”,精心组织、严格落实、高效实施、积极宣传,让执行会战行动打出质量、打出效果、打出声势。
在实际执行当中,不仅要突出执行工作的强制性,加大执行惩处力度,进一步提升实际执行率和执行到位率,及时维护当事人的胜诉权益,还要兼顾社会效果。
在合法合理的范畴内,给予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的机会,这样的执行,不仅能实现案结事了,还能有助于修复被执行人的人际关系,使其能够以良好的姿态迎接新生活。
另外,曹庆还补充道:“每一个个体的命运都牵动着一个家庭的神经,而每一个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都关乎整个社会的平安与和谐,因此无论是申请执行人还是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都值得我们尊重。”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