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晚上,随着河南北路—西藏北路沿路的最后一根电线杆被连根拔除,静安区首个成规模化的架空线入地工程宣告正式完工。
记者昨天从区建管委获悉,未来三年,静安区将计划完成62.78公里的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并在有条件的居民区逐步推进。未来,静安区的城市上空将呈现出“360度无死角”的美景。
昨天下午2时许,在记者来到天潼路浙江北路路口时,多辆电力抢修车已在此处作业多时。道路中心伫立的电线杆少了往日卷挂着的密密麻麻的线缆,显得更为突兀。与此同时,工人们正在马不停蹄地割接电线,随后合力将笨重的电线杆连根拔起。
据现场施工的负责人介绍,全长约2公里的天潼路-曲阜路-曲阜西路(河南北路-共和新路)是静安区架空线入地工程最先启动的路段,其中天潼路-曲阜路是北横通道南侧一条马路,为配合北横通道建设,静安区对这一路段进行拓宽建设工程,今年年初会同相关部门对架空线入地进行研究、制定方案。
区建管委副主任董伟毅告诉记者,为顺利打赢电力架空线入地这场三年“攻坚战”,区建管委一方面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使架空线入地工程与道路工程同步实施; 另一方面组织信息、电力部门,制定管线平衡方案,确定电力割接计划,集中施工力量按方案实施。“此外,为落实文明施工措施,我们还协调交通管理部门,完善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为的是不影响单位、居民的出行。”
按照计划,本月底前,全场2公里的道路将全面完成架空线入地工程。到今年5月,该路段拓宽工程等也将全部完成。目前,静安区正委托专业部门制定多杆合一的设计方案,届时通信、电力、交通监控等都将合杆,在公共服务密集区还会将无线发射塔功能纳入合杆中。
同时,静安区还在梳理区内既有道路(内环线内)及改扩建道路情况,会同电力公司、信息管道公司着手编制架空线入地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三年内完成62.78公里的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实施范围和目标为内环内主次干道以及具备条件的城市支路,重点是南京西路、静安寺和苏州河滨河地区重要地段与道路。其中,2018年计划开工22公里(涉及27条道路),预计竣工12.6公里(涉及21条道路)。
区建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我们还将在有条件的居民区逐步推进架空线入地,先期会与市民进行沟通,在协商同意的前提下将稳步开展。”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