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乘车行至老闵行景谷路金平路,视线瞬间变得宽阔。路中央一座带有壁龛的人物塑像和两侧红顶白墙的欧式建筑,将道路的格调衬托得很有几分异域风情……在景观花坛最显眼的位置,一块石碑指示着此处的坐标:金平路步行街。
“这里不是 ‘美丽街区’,还有哪里是!”车辆缓缓停稳,在市城管执法局组织实地查看金平路创建“美丽街区”成效的随行队伍中,打趣的话语藏不住对“美丽街区”的赞许。可谁能想到,在这条步行街形成初期,还是一派“夜排档”横行、污水横流的乱象。
金平路究竟是如何实现美丽蜕变的?上海城管召集的大部队为何要到此处“取经”?借市城管执法局近日召开“美丽街区”建设现场推进会的契机,记者随行来到这里寻找答案。记者昨天从市城管执法局获悉,以金平路步行街为试点,本市将重点推进2000余条道路环境治理工作,创建200条环境秩序整治先进道路,并创建50个这样的“美丽街区”。
从“下不去脚”到
“国际范”的蜕变
金平路步行街位于老闵行成熟的商业区,是一条集餐饮、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整条步行街由剑川路贯穿至鹤庆路,全长近2公里。由于紧挨周边居民区,步行街很是热闹,尤其是华灯初上,步行街成了市民们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记者第一次走进金平路时,最被吸引的是在欧式风情建筑元素衬托下的道路整洁景象。沿街的商户门前收拾得干干净净,宽阔的步行街一眼望去没有任何垃圾,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借鉴中国台湾经验划分了“小白框”,显得整齐划一,街道中央专设的一排景观盆栽也让步行街显得很是雅致。
“如今看起来这么美,其实在过去,完全就不是这个样子的。”金平路“路管会”会长黄政在步行街上经营一家烤羊腿的商铺已有6年,对于金平路的“前世今生”很有发言权。“我刚来这里做生意时,人没有现在这么多,但什么样的乱象都有。水果店跨门堆物、餐饮店污水横流、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违章搭建更是猖獗。”
黄政指了指如今整洁的路面,很是形象地说道,“你无法想象,到了晚上夜排档都摆到了路中央,大家也是争相效仿,走路都是油腻腻的,根本下不去脚。”这种乱象一度拉低了步行街的颜值,也影响着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
“先导部队”自律公约
实现“门前清”
街面环境整治容易沦为“治反复、反复治”,而城管队员与商铺之间“猫捉老鼠”的游戏也不是长久之计,如何才能从根源上对这些乱象精准破解?如果由辖区内的江川城管中队协同街道网格中心推动社会力量实现自治、共治,进而推进街面市容管理向前延伸,这种模式是否可行?江川路街道想要尝试一番。
去年3月,金平路步行街在酝酿两年后,成立了责任区“路管会”,像黄政这样的30家有资质守诚信的经营者加入其中。路管会制定了自律公约、自定章程、自主管理,每家经营户划定了包干范围,共同开展实行“门前垃圾扫一扫,门前堆物清一清,门前黑广告除一除,门前店面洗一洗,门前晾晒收一收,设摊停车劝一劝”的“六个一”标准。
“其实,我们就类似于先导部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谁家有违建、谁家占道经营了,路管会先出面,解决不了的再上报。”在金平路步行街的一处自律商户状态栏前,黄政停下了脚步。“你看这个表上,绿色笑脸表示状态优秀或良好,黄色表示状态尚可但存在一些小问题,红色表示需要重点整改,结合近四周的动态情况,这家商户因为门前堆物得了一个黄脸。”
有意思的是,记者还发现,在解决“城市牛皮癣”问题的同时,考虑到沿街商铺广告宣传的实际需求,金平路步行街人性化地开设了一个“广告发布的集中点位”,疏导结合让小广告有了专门的张贴区域。
城管网格长“指挥”多部门联合执法
以路管会为自治组织的基础,金平路步行街能够实现“美丽蜕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由此构建的一个“五级共治”体系。
“在这套体系中,路管会对接市场化管理公司,解决不了的再上报网格巡查员、路段长,最顶端的是由我们的城管队员担任的网格长,可以牵头派出所、交警、环保、安监、市场监管、房管等职能部门,这样的机制基本实现了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和管理全覆盖。”
江川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春美告诉记者,以此为框架,去年,街道还在金平路步行街率先建立了“城市网格驿站”作为有形工作站点,统筹和协调街面网格的治理工作,以此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江川路街道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的“90后”城管队员丁晨菲是金平城市网格驿站的第一任网格长。就在前不久,在金平城市网格驿站的牵头下,针对金平路(景谷路至凤庆路)路段的沿街商铺背后乱堆物、乱搭建现象就进行了一次综合联动整治行动。
“这次行动中,我们中队联动执法办、拆违办、房管办、派出所、环卫、居委会等9个部门对违建进行联合拆除,仅仅用1天的时间就将35家问题商铺全部整治完毕。”丁晨菲告诉记者,这样的效率,完全得益于“美丽街区”探索的街面精细化管理模式。
全市各区积极推进“美丽街区”建设
除了闵行区,全上海“美丽街区”的建设工作也在全面开展中。
长宁区近期发布的《长宁区创建“美丽街区”二年行动计划(2018-2019年)》中发出信号:愚园路将在年内创建成为长宁区“美丽街区”示范区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江苏路街道专门梳理了建筑外立面整修、局部围墙打开、违法建筑拆除、公共绿化提升、行道树木修剪等五大类近60项整改条目。下一步将明确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形成工作清单,逐步推进落实。
据悉,长宁区“美丽街区”创建工作还将在全力保护历史文脉、全面开展无违街区整治的同时,全力推进区域的架空线入地、市政市容环境等新一轮整治,力争营造出“特色、优美、繁华、静雅、和谐”的美丽街区环境。
普陀区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工作要求中针对“美丽街区”建设也明确了方向:以主要道路及两侧区域、主体休闲服务功能区域和市民集中居住区域为重点,重点推进普陀区域内环线高架、中环线高架、长寿路等主要道路及两侧区域,以及长风生态商务区、月星环球港区域等重点主干街区的全要素建设,推动全区市容环境品质的提升。
在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美丽家园”、“美丽城区”建设也在升级完善中。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街道共完成共康三村、共康四村等15个小区的“美丽家园”升级版建设,实现了辖区内13条道路和3条背街小巷的“美丽城区”建设全覆盖。
各级城管加大街面环境执法整治力度
今年是上海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为深入推进“美丽街区”建设,着力改善城市环境品质,本市各级城管执法部门聚焦景观区域、商业街区、主要道路、医院学校、大型居住社区周边等区域,积极探索推行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勤务管理模式,综合运用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手段,用“绣花”功夫建设“美丽街区”。
记者从市城管执法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加大街面环境执法整治力度,共依法查处无序设摊案件5600余件,取缔违法占道经营夜排档、烧烤摊9600余处,查处跨门经营案件2700余件,查处非法小广告案件1100余件,查处占道堆物案件310件,查处破坏房屋外貌(破墙开店)案件136件,查处毁绿占绿案件83件,拆除违法大型户外广告设施146块,拆除违法店招店牌、小型灯箱广告等4400余块,执法成效颇为显著。
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徐志虎透露,在全市总结推广江川路街道街面环境“五级共治”等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下阶段,本市将按照“一路一策、一街区一方案”的要求,全面系统推进本市2000余条道路环境治理工作,创建200条环境秩序整治先进道路,创建50个“美丽街区”,实现街面突出违法行为基本消除、街面环境秩序明显改善、市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此外,对于市民群众反响强烈的违法搭建、占道设摊、跨门经营、非法小广告等街面突出问题,执法部门将有针对性地加大执法惩处力度,并积极推广“路长制”、“路管会”、“网格化”等工作机制,共建共治共享“美丽街区、品质生活”。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