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今后,市民完成手术出院回家或是去康复机构需要救护车,不能再打“120”了,而要打本市专门服务于康复出院患者的卫生专线“962120”。昨天,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邬惊雷做客《2018民生访谈》 节目时透露,从4月19日起,上海正式实行院前急救服务和非急救转运服务分类管理。
“急救只是医疗里一小部分,但是触及人群恰恰是最危重的病人。”据邬惊雷介绍,上海目前院前急救系统急救从业人员近3000人,救护车800辆,急救分站157个,平均2个街道设有一个急救分站,其机构规模、业务总量和救治水平均居全国前列。然而,目前急救资源仍然紧缺,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非急救业务挤占了有限的急救资源。2016年全市“120”出车73万次,非急救出车约占业务总量的13%;2017年全市出车76万次,非急救业务约占16%,非急救业务占比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急救资源运行效率。
此次通过设置两个不同服务电话对救护车辆进行分类管理,急救服务依然拨打“120”,非急救转运服务拨打“962120”专线。非急救业务是指由医疗机构送至非医疗机构,需要特殊车辆进行转运且不需要任何医疗行为的相关业务。例如:在医院获得有效救治后仍行动不便,遵医嘱可以回家或去养老院、敬老院等机构的患者,可以拨打服务专线“962120”获取接送服务,“120”将不再受理这类非紧急类事件服务。邬惊雷透露,分类管理将先在杨浦、虹口、静安、黄浦、徐汇、长宁、普陀开始,同时“962120”受理的范围会进一步的扩大,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市民今后可以通过APP或电话进行车辆预约。
据悉,本市已对承担非急救服务的车辆、设备和人员资质进行了规范。康复出院服务使用经专门设计改装的普通型救护车,车体外观明显标注“康复出院专线电话‘962120’ 字样与微信二维码。车上配备专业固定和搬运设备、医用氧气与消毒设施等,每车至少配置3名经过专业培训并合格上岗的急救辅助人员。市民可通过关注“上海120”微信公众号进行车辆甄别。在收费上,康复出院服务收费兼顾公益性与市民经济承受能力,按卫生和物价部门规定收费。救护车计费里程为单向收费,即从患者上车地点起,至目的地止。在保留传统现金支付的基础上,已开通支付宝和微信等移动支付。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