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社会

微信里的“假警察”

2018年04月24日 A05 :法治社会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641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马晓杰

  本报讯 一清早,几通奇怪的电话让居住在川沙镇的市民王先生一头雾水,忽然间就深陷在“刑侦支队”处理的诈骗案件之中。

  2018年4月15日一早,居住在川沙镇的市民王先生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自称电信局的工作人员说其欠下巨额话费,随后又将电话转接至一名自称是“普陀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杨峰”的男子处,对方称王先生的个人信息被泄漏、涉嫌一起电信短信诈骗案件,并要求添加其微信继续保持联系。王先生按照“杨警官”的要求添加其微信后,对方向王先生发送了“上海市公安局《违反通信法规手机号涉及诈骗案件函》”以及杨峰“警官证”的两张照片。王先生看到眼前的“红头文件”和“警官证”后大呼冤枉,辩称自己可能是泄漏了个人信息才被人冒用,之后微信里的“杨警官”授意王先生为配合调查将名下所有存款存入其指定的“保密账户”。

  正当王先生继续与“杨警官”保持联系时,他看到了小区宣传栏里社区民警张贴的电信诈骗宣传海报,感觉对方所说的内容与海报上宣传的诈骗手段十分相似。这使得他马上警觉起来,立即赶到浦东公安分局川沙派出所寻求帮助。值班民警蔡伟忠了解到王先生的事情经过后,立即明确告知他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虚假公安机关法律文书及虚假警官证为手段实施的电信诈骗案件。蔡伟忠还拿出了自己的警官证与照片里的虚假“警官证”进行对比,告诉了王先生甄别真假警官证的方法并给他看了关于电信诈骗的宣传单页,为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最终彻底打消了报警人王先生的顾虑,从而成功劝阻了这起电信诈骗案件发生。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5 微信里的“假警察” 2018-04-24 2 2018年04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