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至今年4月,本市安监部门统计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企业近2.1万家,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达55万人。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嘉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主题活动。记者了解到,噪声等物理因素监测合格率有的还不到60%,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工作依然是任重道远。
据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范围广,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数量庞大。至2018年4月,本市安监部门统计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企业近2.1万家,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达55万人。汽车制造、机械制造、金属冶炼及金属制品加工、防止、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印刷、家具制造等行业不同程度存在职业病危害。同时,职业病病人总量不断扩大。由于职业病具有迟发性和隐匿性特点,专家估计实际发生的职业病数量大于报告数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嘉定区也将“健康嘉定”建设作为十三五期间四大奋斗目标之一。为解决企业职工赴市区体检路途远、预约难的问题,嘉定卫计委从2013年起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还加大了对职业病诊断医生的培养,到2015年底,嘉定区4家综合医院(区中心医院、区中医医院、南翔医院,安亭医院)先后取得了职业健康检查资质。
嘉定区作为工业强区,政府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注重预防,区CDC及时给予健康防护的指导,企业的技改也是步步跟进。据统计,嘉定区目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2971家,比去年减少了226家。其中,严重危害的用人单位197家,占6%,同比降低9.7%,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约7万5千余人。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上看,绝大多数的合格率都达到85%以上,这与工艺的改进和职工自我防护意识的提高密不可分。但噪声等物理因素监测结果并不乐观,监测合格率有的还不到60%。原因在于一是个别企业生产设备简陋、老化,防护设施不健全或不符合防护要求; 二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滞后,对职业病危害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可能造成的健康损害缺乏预见性; 三是流动和不稳定劳动力自身缺乏职业病防护知识,选择性的佩戴防护用品(管理人员在就戴,离开就摘掉)。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