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随笔

■私人相册

买菜找乐趣

2018年05月21日 A06 :法治随笔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354

  □施伟兴

  男人去菜场买菜,似乎是桩头痛的事情。

  菜买回家不是被老伴指责不新鲜,就是价钱太贵。我好几次买菜回家,即使谎报“价格”,老伴还是会唠叨,叫你们男人买菜,少不了当冲头——挨斩,多花了钱,买的菜吃口还不好。我有些不服气地答道,你能买到价廉物美的菜,我也能烹饪处接地气的农家菜。我望着对我不屑一顾的老伴,心里暗暗发誓,不就是买个菜嘛?一定要让她今后对我刮目相看。

  老伴不让我去买菜,我就当回“侦探”,跟踪她去菜场买菜,想偷学选材砍价的窍门。老伴走进农贸市场,先是各个摊位巡视一圈,问个价格,哪个摊位价格便宜,哪个摊位食材新鲜,她能做到心中有数。随后就轻车熟路到记住的摊位前选购,夸奖摊主物美价廉。菜分量秤好有零头,老伴就巧语说服摊主去掉零头,还不忘记问摊主要几根葱。随即,老伴又跑到鱼摊位,她问好价格后说,我是一直认你摊位买鱼的,人好秤又准。摊主被说得脸上挂着笑容说,老客户了,那就给你便宜一块钱……

  买菜诀窍不少,我暗记于心,不得不佩服老伴人聪慧,会当家。

  老伴买菜这么精明,我再也不敢去菜场了,只能臣服于她的摆布。心想买菜这门社会学问,男人确实是很难融会贯通。不料,老伴气管炎发了,咳嗽不止,再加上最近PM2.5指数都是轻中度污染,她不敢出门,我只能硬着头皮挑起了买菜的重任。

  肩负着压力去菜场买菜,心里是战战兢兢,学着偷来的“技巧”,到摊位问价转了一圈,仍然一头雾水,分辨不清该买价格便宜的,还是价格高些的。急中生智之下,就按照老伴的叮嘱按图索骥,回到家里跟老伴如实报价,她瞟了一眼马夹袋里的菜说,价格是便宜了,但是质量太劣质,与买贵的没有啥两样。我拿出菜来想争辩,看到顿时傻住了。老伴接着说,上面的还马马虎虎,下面藏的菜都蔫了,不能吃了。我哑口无言了,老伴安慰我说,就算上课交学费,今后多长个心眼。

  有了教训,我下手买菜就谨慎了。先是走马观花一圈,随后兜到观察好的芋艿摊位前停留下来,质量与其他摊位的芋艿差不多,价格明显便宜,我就开始挑选。摊主说,一个大男人,买菜还不如女人,挑三拣四的没出息,不买了。受到摊主的讥讽,我猜出他不让挑选,下面的芋艿肯定有问题,就不与他计较,转身离开。走到另一家说本地话的摊位,芋艿4.8元一斤,我说芋艿确实蛮好的,你的服务态也蛮好的,就是价格贵了一点,我是常客,就4.5元一斤行吗?摊主听了我的夸奖,微笑着说,讨你吉言,就给你说的价。芋艿分量秤好后,有个几毛钱的零头,我又说,零头去掉算了。回家烧葱花芋艿,能否送我几根葱。摊主说,你这位大叔,买菜门槛比阿姨还要精明。我笑着回答,都是被挨斩付学费毕业出来的。

  这次买芋艿的经历,我向老伴和盘托出,她第一次脸上露出了笑容,夸我学到了卖菜的门道,菜不在与价格高低,而在于物有所值。

  买菜次数多了,我初步摸索出了经验之道:同样是蔬菜,产地不同,就口味不同,价格也就不同,要根据自己的口味挑选; 电子秤有学问,平整摆放与不平整摆放,秤重分量就不同,要记牢黑心秤摊位,决不去秤重买菜; 讨价还价并不丢脸,是你情我愿; 货比三家不要疏忽……能买到心仪的受到老伴点赞的菜品,那也是一种愉悦和满足。

  我尝到了买菜的趣味,乐此不彼。老伴病痊愈后,觉得我买菜的窍门并不逊色于她,也就放心的“功成名退”,全权交付给我了。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6 买菜找乐趣 2018-05-21 2 2018年05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