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明明行程费用38元,却被司机违规加收停车费、高速费等附加费,最终扣走128元。滴滴支付被指免密支付存漏洞。昨天,市消保委就此约谈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滴滴出行”),滴滴出行承诺,将在全国范围内更新免密支付的相关设置。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上海乘客J先生乘坐滴滴快车行程费用38元,行程结束后,通过免密支付被扣款128.07元。随后发现,快车司机加收三项未产生的附加费“高速费30元、路桥费30元、停车费30元”共计90元。
上海市消保委发现,滴滴出行的免密支付可能存在漏洞,或导致消费者的财产损失。消费者并不知道,滴滴出行给了司机一定的加价权限,司机可以以过桥费、过路费、停车费甚至隧道内信号丢失造成的里程补偿等名目加收费用。如果司机据此单方面加收费用,而消费者又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就会造成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多收钱。为此,市消保委就上述情况依法向滴滴出行进行了查询,并于昨日约谈了滴滴出行。
滴滴出行向市消保委承诺,将在全国范围内更新免密支付的相关设置。今后,如涉及司机加收费用的情况,均不走免密支付通道,每笔费用都由消费者手动确认支付。同时,滴滴出行承诺,将通过技术和相应的惩罚措施,对司机不当加价的行为予以更加有力的管控。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