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周末看点

那些“刀尖行走”的岁月

2018年06月01日 B02 :周末看点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630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在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刑侦支队重案队队长吉民俊的办公桌旁边,常年放置着一个14寸的行李箱,一套换洗衣物、几件洗漱日用品……当刑警的这些年里,吉民俊早已习惯了人随案走的生活。

  半年前,康定路上一起沪上罕见的外籍人员抢劫案,吉民俊在抓捕现场那句与上海话“吾要迟到了”发音相似的“Where   is   dollar”的沪式英语,让他迅速成为80后“网红刑警”。但更多不为人所知的是,警匪片里那些深入虎穴徒手制伏持刀匪徒、千里追凶的场景,都在吉民俊身上发生过。

  入重案队5年来抓获300余名违法犯罪分子,成功侦破“涌昇金融公司犯罪团伙案”等一批重特大案件,曾获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专案嘉奖2次。近日,吉民俊被分局推选为上海市“刑侦标兵”候选人,在接受采访时,吉民俊与记者回忆起了那些“刀尖行走”的岁月……

  

  “我打头阵,你跟在哥后面”

  冬日申城,一通突如其来的110报警电话打破了深夜的宁静。坐标静安区天目西路一停车场,有人报案称于当晚10点半左右遭到4名歹徒抢劫。

  正在值班的吉民俊第一时间接到了警情。“发案子了,所有的兄弟们快点到!”来不及逐个电话通知,吉民俊在重案队的微信群内一声令下,短短1个小时后,所有的队员全员到达,进入备战状态。

  “当时一名犯罪嫌疑人被当场控制,据他交代,作案的4人并不相识,仅仅是在网上约好来沪。”为此,这伙人还专门购买了作案工具。吉民俊回忆,当时很多信息都是支离破碎的。侦查方向明确后,吉民俊和他的弟兄们开始跟着3人的轨迹一路追踪,从案发时22:30到次日18:30,从昆山、苏州,又辗转到嘉兴……

  在连续奋战了20个小时后,令所有人为之振奋的消息传来:目标实时出现在嘉兴市一家酒店内!

  抓捕行动一触即发。考虑到嫌犯手中可能有具杀伤力的犯罪工具,战术分配时吉民俊主动请缨打头阵。“我和另外一个同事说,‘我冲第一个,你就跟在哥后面。我一个成了家的男人怕什么,可你不一样’。”说到此处,吉民俊也显得有些自嘲,“刑警嘛,你别看话说的粗了点,该细的时候还得细。”

  战术部署就是考验细致的时候。行动指令下达的那一刻,吉民俊等3名身穿防弹衣的刑警冲进屋内,兵分三路将分散在屋内的3名嫌犯迅速制伏。吉民俊说,在那个瞬间,作为一名刑警,所收获到的那份快乐,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缺席的陪伴:对家人亏欠太多

  “刑警是公安的尖刀,重案队就是尖刀上的刀尖。”吉民俊把自己在刑侦一线的人生形象地比喻为“在刀尖上行走”。因为很多的危险不可预估,面对的又是最为穷凶极恶的匪徒。

  曾经在办理一起案件中,吉民俊就遭遇了真实版的“警匪大战”。“当时到现场去抓捕的算上我就3个人,对方块头比我还大一圈。我们在一个自行车棚找到他的时候,马上就确认了眼神。”几乎就是四目相对的一瞬间,吉民俊看到,对方下意识地将手伸进口袋拿出了刀。

  也许是刑警的天性,吉民俊和他的同事根本没有多想,齐刷刷逆行而上将人按倒。

  歹徒在挣扎中还想借助散落在车棚的各类修理工具殊死一搏,最终吉民俊他们坚持到了增援民警赶来的那一刻。

  “现在回想起来,那搏斗的20分钟,真的像历经了2个钟头。”

  在和记者聊起那些刑侦岁月时,吉民俊说得绘声绘色,甚至还打趣说“聊得有些‘上头’”,神态举止间满是一副硬汉形象。但当提及家人时,吉民俊的眼眸里却是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柔情,语速放缓后仍旧会陷入半刻的停顿。

  “因为工作,我对家人总归是亏欠太多。”吉民俊能数得出很多,曾经缺席的陪伴。今年,吉民俊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刚上一年级,可由于常年在外奔波办案,实际能在家陪伴女儿的时间少之又少。“我总觉得,如果过了女儿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再想珍惜都没有机会了,所以只要在家,能多陪伴就多陪伴她们。”

  吉民俊的话很朴实:“其实,我不过是身边那么多战友的缩影而已,每一次案件侦破的功劳也都是集体的。可像我们这样的人,支撑我们的大概真的就是一种关于‘刑警’ 的情怀吧。”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周末看点 B02 那些“刀尖行走”的岁月 2018-06-01 2 2018年06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