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中国

剑指过度融资

银行业联合授信新规出台

2018年06月05日 A07 :法治中国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917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

  为抑制多头融资、过度融资行为,有效防控重大信用风险,中国银保监会日前印发 《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试行)》,并部署开展试点工作。

  办法规定,在3家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融资余额,且融资余额合计在50亿元以上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联合授信机制。对在3家以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融资余额,且融资余额合计在20亿元至50亿元之间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可自愿建立联合授信机制。

  办法要求,符合组建条件企业的债权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组建联合授信委员会。联合授信委员会根据企业经营和财务情况测算其承债能力,与企业协商一致后共同确认联合授信额度,并监测联合授信额度使用情况。对处于预警状态企业的新增融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更加审慎严格的信贷审批标准、风险管控措施和风险缓释手段。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防控重大信用风险方面,联合授信机制有助于强化银行间信息共享,抑制银行之间因信息割裂导致的授信不审慎,压缩企业多头融资的制度空间,有效防范企业超出其偿债能力的融资。

  “不同银行对风险的把控力度不一样,做贷款的方式和角度也不同,这就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他解释,企业贷款时缺少一个协调机制,信贷不仅非常集中,多头融资和过度融资也很容易出现。在过度授信和多头授信的情况下,一旦市场流动性紧张,这类企业风险暴露的概率就比较大。

  所谓联合授信,是指拟对或已对同一企业提供债务融资的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改进银企合作模式,提升银行业金融服务质效和信用风险防控水平的运作机制。近年来,企业多头融资、过度融资的问题在中国日趋突出,产生风险隐患。少数企业过度融资也挤占了稀缺的金融资源,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据介绍,此次办法建立了成员银行协议、银企协议、联席会议制度等运作管理框架;确立了企业进入风险预警状态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应对和处置机制; 明确了对违规企业和违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惩戒措施等。

  针对联合授信机制会否对企业融资行为产生严重影响,上述负责人表示,按照办法规定的标准,应建立联合授信机制的企业数量不足中国全部企业的千分之一,绝大多数企业不受影响。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中国 A07 银行业联合授信新规出台 2018-06-05 2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