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持续多发

涉案信息从普通向高敏感型变化

2018年06月13日 A04 :法治综合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723

  □见习记者 王川

  昨天下午,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一起贩卖高度敏感信息的案件进行了通报,检察官表示,涉案人员贩卖超过50条敏感信息就可入刑,如果达到此数值的10倍(即500条),被告人就将面临3-7年的有期徒刑。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呈现出持续高发态势,并且涉案信息逐渐从普通型向高度敏感型变化。

  潘某是上海一家征信公司总经理,从2016年11月开始,潘某为满足小贷公司客户对个人借贷抵押用的房产信息真实性核实的额外需求,指使公司员工蔡某、凌某等人,向他人购买个人房屋产权信息,也就是俗称的“产调信息”,然后将这类信息出售给上述小贷公司等客户,共计1814条,该类信息的泄露可能对产权人等造成安全隐患。

  检察机关认为,该公司及其负责人潘某、员工蔡某、凌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购买公民的敏感信息并予以出售,情节特别严重,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该案已于5月17日由虹口检察院提起公诉。

  经统计,2016年至今,虹口检察院共计受理审查逮捕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20余件50余人,涉及被泄露的个人信息多达数百万条。案件仍然呈现高发态势,并且出现新的动向,如涉案信息逐渐从普通型向高度敏感型发展,极易引发一些恶性犯罪事件。

  检察官表示,从涉及的公民个人信息种类来看,已经由原先的由姓名、手机号、地址、身份证号等组成的普通信息,发展到涉及房产权属信息、行踪轨迹信息、航班、出入境信息等高度敏感信息,这些信息极易与电信网络诈骗或其他犯罪关联,甚至与绑架、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相结合。另一方面,涉案信息数量往往巨大,犯罪成本却极其低廉,20多万条信息只需几百元就可购买,且该罪名本身的判刑较轻,导致不少人为牟利不惜铤而走险。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 涉案信息从普通向高敏感型变化 2018-06-13 2 2018年06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