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沈津屹 许健
对于吸毒者来说,大多数人对未来没有期盼,而拯救这些羸弱的躯体则是高境戒毒所每一名民警的职责。记者从高境戒毒所获悉,一个患有癔症的戒毒人员通过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治疗后,获得了重生的希望。
王明(化名)因吸食冰毒被强制戒毒,初到所里,他身体虽然瘦弱,性格却暴戾、狂躁,脸上总是写满愤慨、迷惑、厌恶,有时还带点悲伤。这些现象,主管警官熊蔚都看在眼里。
每个来戒毒的人员,都会参与心理测试。熊蔚通过测试结果,凭着工作经验,断定王明有严重的心理障碍。经上海市虹口区精卫中心主任医师确诊,王明属于间隙性癔症患者。熊蔚发现,王明每次发病,都适逢其他戒毒人员家人来信和探访。原来王明幼年丧父,母亲独自抚养他长大,染上毒品后,母亲与他断绝了联系。
熊蔚认为,王明自身存在双重性格——极度自卑和自尊,是诱发所有问题的根本原因。熊蔚制定了严密的心理治疗方案,并通过适当鼓励和肯定,坚持每日与其谈话,暗示癔症可以减轻。同时要求王明就 《心灵鸡汤》、 《有一种心态叫做承受》 等书籍开展针对性阅读。几个月下来,王明的情绪控制能力明显较之以前有很大进步。在进行了三个月的药物辅助治疗和心理暗示疗法后,王的表现趋于稳定。
熊蔚清楚,王明心理问题的根源是母亲。于是,熊蔚与王母取得联系,让王母来到了探访室。当这位饱经沧桑的母亲见到儿子的那刻,两人一起嚎啕大哭。母亲劝王明要好好戒毒,尽快重生。
探访过后,王明的心理状况明显好转。为了让王明尽快恢复身体,蒋励博警官在他的饮食中增加苦瓜、海带等消除焦躁、多疑的食物,控制王明菜饭内盐糖的摄入量,让其多吃酸甘食物,同时考虑到王明骨质疏松,所里为王明提供多维片以丰富他的日常营养需求,并加强监督他高钙奶粉的饮用。
王永警官还邀请王明参加所内的球操队。用篮球跟健身操结合起来,用运动的快乐,驱赶戒毒孤独感。半年后,王明母亲再次见到他,又一次哭了起了,不过这次,是欣慰的泪水。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