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过去5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毒品犯罪案件597608件

批捕涉毒品犯罪超66万人

2018年06月27日 A01 :头版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040

  ●近年来以冰毒、麻古、氯胺酮为主的新型合成毒品犯罪案件增长迅速,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全国毒情形势依然严峻

  ●广东、湖南、四川、云南、贵州案件量居前5位,案件量之和占全国毒品犯罪的40%以上

  ●一些大宗毒品犯罪还配备了枪支弹药。犯罪团伙反侦查意识强化,往往采取单线、假名、暗语、密码联系□据新华社报道

  记者26日从最高检了解到,过去5年多来,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涉毒品犯罪案件536704件660600人,起诉毒品犯罪案件597608件741260人,有力震慑了毒品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国家禁毒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毒品犯罪案件总数、涉案人数仍十分巨大。”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厅副厅长黄卫平表示,“特别是近年来以冰毒、麻古、氯胺酮为主的新型合成毒品犯罪案件增长迅速,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全国毒情形势依然严峻。”

  “毒品犯罪高发地相对集中,毒品零包贩售加剧的同时,大宗化明显。”黄卫平介绍,广东、湖南、四川、云南、贵州案件量居前5位,案件量之和占全国毒品犯罪的40%以上。同时,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环节公斤级的案件猛增。如海南谢某等人制造毒品案,制造氯胺酮达1200多公斤; 广东姚某等人运输毒品案,查获的冰毒数量高达66公斤。

  黄卫平介绍,为逃避打击,当前毒品犯罪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一些大宗毒品犯罪还配备了枪支弹药。犯罪团伙反侦查意识强化,往往采取单线、假名、暗语、密码联系; 频繁更换联络方式、银行账户; 人货分离、钱货分离、住货分离等等。此外,当前网络毒品犯罪高发,犯罪分子利用现代化的通讯、交通和金融服务体系进行毒品犯罪活动,查缉、打击难度加大。

  在办理毒品犯罪案件时,检察机关注重深挖案件背后可能存在的职务犯罪。如四川省检察院办案时发现某法院副庭长袁某帮助毒贩逃避处罚、收受贿赂,袁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广东省检察院办案时发现某看守所民警涉嫌为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做虚假的立功线索,最终5人因涉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收受贿赂被查处。

  检察机关近年来加强了监督侦查工作,加大对漏罪和漏犯的追诉力度,对不严格执法问题发出书面纠正意见,对于非法证据坚决予以排除。2013年至2018年4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监督公安机关立案毒品犯罪案件11092件,纠正漏捕8752人,纠正移送起诉遗漏罪行18986人,纠正遗漏同案犯8686人,其中419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 批捕涉毒品犯罪超66万人 2018-06-27 2 2018年06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