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慧
本报讯 昨天上午,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鲍绍坤等来沪听取上海市法学会工作调研。上海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陈寅主持座谈,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崔亚东、常务副会长林国平、副会长王教生、专职副会长施伟东等出席会议。王乐泉指出,希望各地法学会打通法学研究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法律服务,就能提供精准的法学、法律支持,当地法治建设面临什么样的难题,就能开展相应的应用对策研究。
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国平汇报了上海市法学会近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市法学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推进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活动,积极发挥“三刊一库”的学术引领作用。围绕学术研究提质增效,大力加强研究会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注重增强课题研究工作效能,合力办好学会重要论坛。今年共立项课题12项。同时,着力打造法治人才高端智库,计划用1年左右时间,实现个人会员超2万人、团体会员单位超200家的目标,建立2000人组成的上海法学法律志愿者服务团、200人青年法学法律人才队伍、100人法学法律专家库、50人组成的具备有全国性、国际性影响力的上海法学法律专家顾问团。精心打造宪法宣讲活动特色品牌,与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法制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共同组建由34名法学法律专家组成的市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宣讲团,计划全年举办200余场宪法宣讲。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会员之声”活动,年初以来先后举办“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等专题研讨8场。
王乐泉在讲话时说,上海市法学会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省级法学会之一,也是全国法学会系统基础最厚实、工作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排头兵”之一。这些年,上海市法学会不坐吃老本有新作为、不安于现状有新目标、不因循守旧有新开拓,展现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勇立潮头谱新篇”的劲头和精神,值得充分肯定,值得全国法学会系统学习。
王乐泉也提出,希望各地法学会继续坚持政治建会,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继续坚持服务立会,着力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 继续坚持改革强会,不断提高自身建设水平;继续坚持从严治会,严格贯彻中央要求。全面加强法学会系统党组织建设,实现各级法学会及所属研究会党组织的全覆盖。使法学会组织真正成为服务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智囊团”“思想库”,成为服务法治领域各环节建设的“助推器”,成为服务法学法律工作者的“娘家人”和服务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庞大的智库队伍,是法学会发挥服务职能的最有力抓手。要树立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推动研究会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型过程中升级、提质、增效,打通法学研究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法律服务,就能提供精准的法学、法律支持,当地法治建设面临什么样的难题,就能开展相应的应用对策研究。

首页


放大
上一版